燕山式板内造山作用在北京西山的表现特征及若干启示

被引:8
作者
赵温霞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板内造山作用; 燕山式板内造山带; 北京西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尽管在造山模式、成因机制方面存在分歧 ,但板内造山作用及其表现特征在现阶段业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受到燕山式板内造山带研究思路和成果的启示 ,经对比研究认为 ,北京西山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大地构造属性及大地构造演化等方面具有板内造山的特征 ;逆冲推覆构造、变质核杂岩及独特的区域构造组合样式等构成了该区燕山式板内造山的基本地质构造要素 ;基于北京西山的地质实践 ,提出了对用板内造山的观点在该区深入研究若干新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北京西郊十渡地学旅游资源内涵 [J].
赵温霞 ;
曾克峰 .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1) :76-76
[2]   周口店地区新型地学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与配置 [J].
赵温霞 ;
曾克峰 ;
李昌年 ;
欧阳建平 .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1) :50-56
[3]   论全球性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与造山带 [J].
崔盛芹 .
地学前缘, 1999, (04) :283-293
[4]   初论板内造山带 [J].
张长厚 .
地学前缘, 1999, (04) :295-308
[5]   燕山式板内造山带基本特征与动力学探讨 [J].
宋鸿林 .
地学前缘, 1999, (04) :309-316
[6]   关于创建中国造山带理论的思考 [J].
吴正文 ;
张长厚 .
地学前缘, 1999, (03) :21-24+252
[7]   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特征及其造山过程反演 [J].
罗照华 ;
邓晋福 ;
赵国春 ;
曹永清 .
地球科学, 1997, (03) :57-62
[8]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及其与前陆褶冲带的对比研究 [J].
张长厚,宋鸿林 .
地球科学, 1997, (01) :33-36
[9]  
太行山阜平隆起南部早前寒武纪地质[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谭应佳等著, 1993
[10]  
北京西山地质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张吉顺,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