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菜用大豆资源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

被引:13
作者
张玉梅
赵晋铭
王明军
邢邯
盖钧镒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菜用大豆(Glycine max Merr.); 营养品质; 遗传变异; 种质筛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3.7 [菜用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以南方菜用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其营养品质的遗传变异。2002~200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可溶性糖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达到10.22%;脂肪含量的遗传力最高,为71.72%,其次为蛋白质、蛋脂总量、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力分别为47.14%、48.94%和55.30%;根据5%的相对遗传进展,蛋白质、脂肪、蛋脂总量、淀粉、可溶性糖分别属于GSⅢ2、GSⅢ1、GSⅣ、GSⅣ、GSⅡ2类群。并从中筛选出19份营养品质相对较好的材料。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菜用大豆的种植制度和品种类型 [J].
韩天富 .
大豆科学, 2002, (02) :83-87
[2]   中国毛豆生产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J].
盖钧镒 ;
王明军 ;
陈长之 .
大豆科学, 2002, (01) :7-13
[3]   韩国大豆的生产、利用及品质改良育种 [J].
宋启建 .
大豆科学, 1999, (01) :90-94
[4]   台湾菜用大豆品质研究概述 [J].
黄建成,徐树传,林国强 .
台湾农业情况, 1996, (02) :22-22
[5]   菜用大豆种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 [J].
徐兆生,王素,魏民,王小琴 .
作物品种资源, 1995, (03) :40-41
[6]   青毛豆 [J].
张国栋 .
大豆通报, 1994, (06) :29-29
[7]   我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J].
杨德 ;
盖钧镒 ;
马育华 .
大豆科学, 1990, (01) :9-18
[8]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播菜用大豆品质性状的鉴定、相关及遗传变异研究[D]. 陈长之.南京农业大学. 2002
[9]  
夏播菜用大豆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方法、遗传变异及发育过程的研究[D]. 韩立德.南京农业大学. 2000
[10]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马育华 编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