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泥鳅、北方泥鳅和泥鳅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16
作者
李雅娟 [1 ]
张明昭 [1 ]
于卓 [1 ]
庞义猛 [1 ]
钱聪 [1 ]
荒井克俊 [2 ]
机构
[1] 大连海洋大学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日本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水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黑龙江泥鳅; 北方泥鳅; 泥鳅;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D O I
10.16535/j.cnki.dlhyxb.2010.05.007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黑龙江泥鳅MIsgurnus mohoity、北方泥鳅Misgurnus bipartitus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11个形态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方泥鳅和泥鳅聚类,亲缘关系较近,与黑龙江泥鳅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1的总方差贡献率为50.430%,主成分2的为20.880%,主成分3的为10.381%,累积贡献率为81.691%。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3种泥鳅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71.4%100%,判别准确率P2为71.4%100%,综合判别率为80.8%。
引用
收藏
页码:397 / 4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斑尾复鰕虎鱼群体的形态学比较
    高天翔
    孙希福
    宋娜
    [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1) : 35 - 42
  • [2] 7个不同翘嘴红鲌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王伟
    陈立侨
    顾志敏
    彭士明
    李云凯
    [J]. 淡水渔业, 2007, (03) : 40 - 44
  • [3] 中华鮡与前臀鮡的形态差异和物种有效性
    姚景龙
    陈毅峰
    李堃
    严云志
    [J]. 动物分类学报, 2006, (01) : 11 - 17
  • [4] 红鲤四品系的形态差异和种系关系(英文)
    李思发
    王成辉
    程起群
    [J]. 水产学报, 2005, (05) : 24 - 29
  • [5] 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染色体组型比较
    印杰
    赵振山
    陈小奇
    李艳秋
    朱丽亚
    [J]. 水生生物学报, 2005, (04) : 469 - 472
  • [6] 奥利亚罗非鱼(♀)×鳜(♂)杂交后代的形态
    俞菊华
    夏德全
    杨弘
    贺艳辉
    吴婷婷
    [J]. 水产学报, 2003, (05) : 431 - 435
  • [7] 鲂属鱼类形态度量学研究
    蔡鸣俊
    张敏莹
    曾青兰
    刘焕章
    [J].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6) : 631 - 635
  • [8] 野生鲫和五个金鱼品种的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
    梁前进
    彭奕欣
    余秋梅
    [J]. 水生生物学报, 1998, (03) : 236 - 243
  • [9] 东湖异养细菌群落的分类结构和聚类分析
    李勤生
    蔡庆华
    华俐
    刘建康
    [J]. 水生生物学报, 1991, (03) : 242 - 254
  • [10] 武汉东湖浮游植物水华的多元分析
    蔡庆华
    [J]. 水生生物学报, 1990, (01) : 22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