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三维地质建模

被引:2
作者
乔霞 [1 ]
谢明举 [2 ]
赵安 [1 ]
陈友福 [2 ]
徐程宇 [1 ]
聂延波 [1 ]
机构
[1] 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东河砂岩; 隔夹层; 三维地质建模; 非稳态油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小层划分基础上,将隔夹层顶和底作为细分层建立地层格架,以所有隔夹层平面分布图为约束条件,采用确定性与随机性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隔夹层空间展布模型。以井点油水界面为约束条件,按照倾斜油水界面理论,采用序贯指示方法建立了流体分布模型。在储层相控下建立了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在流体分布模型和储层孔隙度及渗透率模型的约束下建立了含水饱和度模型。实现了对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储层及隔夹层的精细刻画,为油藏剩余油研究及后期调整提供了高精度的三维地质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进展 [J].
陈欢庆 ;
林春燕 ;
张晶 ;
衣丽萍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3, 32 (02) :1-9
[2]   利用复杂孔隙结构参数研究储层油水分布规律 [J].
张士奇 ;
张美玲 ;
曾科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3, 32 (02) :71-74
[3]  
长垣油田辫状河砂体储层内部构型研究[J]. 张善严,白振强.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2 (04)
[4]  
河流相储层单砂体识别与应用[J]. 唐金荣,何宇航.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2 (03)
[5]  
孔隙度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细化研究[J]. 赵忠波.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2 (03)
[6]  
沉积过程的河流相随机建模方法改进及应用[J]. 尹艳树,丁辉.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2 (01)
[7]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非稳态油藏 [J].
孙龙德 ;
江同文 ;
徐汉林 ;
单家增 ;
练章贵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62-67
[8]   厚油层中隔夹层识别及井间预测技术 [J].
严耀祖 ;
段天向 .
岩性油气藏, 2008, (02) :127-131
[9]   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 [J].
李阳 .
石油学报, 2007, (03) :75-79
[10]   河流相储层中夹层的发育规律及预测 [J].
郭长春 ;
李阳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4)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