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及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赵银河
谭学林
李本逊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云南昆明
[3] 云南昆明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恢复基因; 杂交水稻; 野败型; BT型; 滇型;
D O I
10.16035/j.issn.1001-7283.2002.04.002
中图分类号
S51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对野败型、BT型和滇型杂交水稻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分子定位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水稻不同胞质育性恢复基因分子定位及其相互关系 [J].
谭学林 ;
师常俊 .
杂交水稻, 1999, (03) :39-41
[2]   利用分子标记定位水稻野败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 [J].
李平,周开达,陈英,何平,李仁端,朱立煌 .
遗传学报, 1996, (05) :357-362
[3]   籼粳杂交水稻榆杂29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J].
李铮友 ;
陈丽娟 ;
张树华 ;
黄大军 ;
王樨 ;
师常俊 .
杂交水稻, 1996, (05) :11-13
[4]   选育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技术策略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2, (01) :1-4
[5]   野败型杂交水稻不育性及恢复性的遗传研究附视频 [J].
杨华德 ;
陈芳远 .
广西农学院学报, 1990, (02) :61-69
[6]   野败水稻雄性不育保持系选育的遗传分析 [J].
雷捷成 ;
游年顺 ;
郑秀萍 .
中国农业科学, 1984, (05) :30-34
[7]   水稻恢复系IR24恢复基因的初步分析 [J].
杨仁崔 ;
卢浩然 .
作物学报, 1984, (02) :81-86
[8]   野败型杂交籼稻的育性基因分析 [J].
周天理 ;
沈锦骅 ;
叶复初 .
作物学报, 1983, (04) :241-247
[9]   杂交水稻酯酶同工酶遗传的初步研究 [J].
朱英国 ;
陈卫江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3, (05) :21-26
[10]   野败型杂交籼稻基因型的初步分析 [J].
高明尉 .
遗传学报, 1981, (01) :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