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带型及施氮条件下玉米间作豌豆的产量表现和氮肥利用率

被引:16
作者
陈国栋 [1 ]
黄高宝 [2 ]
柴强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施氮水平; 带型; 间作; 吸氮量; 氮肥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643.3 [豌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氮水平和带型配置对玉米间作豌豆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间作豌豆具有显著的间作优势,3:4间作模式的产量显著高于2:4间作,施氮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而中、高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间作显著提高作物吸氮量,3:4间作模式在中施氮处理的吸氮量显著高于2:4间作模式;间作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3:4间作模式的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2:4间作模式,而中、高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2:4间作模式中玉米对复合群体的贡献大,3:4间作模式中豌豆对复合群体的贡献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密度、氮肥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曹倩
    贺明荣
    代兴龙
    门洪文
    王成雨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4) : 815 - 822
  • [2] 交替灌溉对西北绿洲区小麦间作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柴强
    杨彩红
    黄高宝
    [J]. 作物学报, 2011, 37 (09) : 1623 - 1630
  • [3] 带型配置及施氮量对玉米间作豌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史中欣
    柴强
    杨彩虹
    秦安振
    [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1, 46 (01) : 39 - 43
  • [4]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对半旱地冬小麦/夏玉米氮素累积、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张宏
    周建斌
    刘瑞
    张鹏
    郑险峰
    李生秀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1) : 1 - 8
  • [5] 分带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与利用
    陈桂平
    杨彩红
    罗照霞
    柴强
    [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10, 26 (04) : 390 - 394
  • [6] 施氮量和蚕豆/玉米间作对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李玉英
    孙建好
    余常兵
    程序
    张福锁
    李隆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4) : 815 - 823
  • [7] 种间相互作用对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余常兵
    孙建好
    李隆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1) : 1 - 8
  • [8] 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组成的影响
    高阳
    段爱旺
    刘祖贵
    孙景生
    陈金平
    王和洲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02) : 214 - 221
  • [9] 施氮量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氮磷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焦念元
    宁堂原
    赵春
    侯连涛
    李增嘉
    李友军
    付国占
    韩宾
    [J]. 作物学报, 2008, (04) : 706 - 712
  • [10] 蚕豆/玉米间作系统经济生态施氮量及对氮素环境承受力
    李玉英
    余常兵
    孙建好
    李春杰
    李隆
    程序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3) : 223 -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