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结实期不同粒位籽粒相关内源激素含量和关键酶活性的差异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被引:34
作者
董明辉 [1 ]
赵步洪 [2 ]
吴翔宙 [1 ]
陈涛 [1 ]
杨建昌 [1 ]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 扬州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粒位; 激素; 酶活性; 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灌浆期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和关键酶活性的差异及其与籽粒品质形成的关系。【方法】以中熟籼稻扬稻6号和中熟粳稻扬粳9538为材料,按照一次枝梗数将稻穗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以穗中部一、二次枝梗不同粒位籽粒为研究对象。【结果】灌浆前期开花较早的籽粒中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含量以及淀粉合成酶(SSase)、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明显高于同枝梗上开花较迟的籽粒,灌浆后期则相反;籽粒开花越早,其内源激素含量以及酶活性到达最大值的时间越早,峰值也越高。灌浆前期ABA、Z+ZR、IAA含量、ABA/(Z+ZR+IAA)比值以及SSase酶和Q-酶活性与千粒重、直链淀粉累积速率、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灌浆后期则相反;灌浆前期SSase和Q-酶活性与胶稠度呈负相关,中、后期则相反;与粗蛋白含量的相关两品种存在差异,与整精米率相关不显著。【结论】灌浆期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关键酶活性存在差异;不同粒位间籽粒米质差异的形成与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关键酶活性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8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籽粒垩白性状的差异 [J].
董明辉 ;
桑大志 ;
王朋 ;
张文杰 ;
杨建昌 .
作物学报, 2006, (01) :103-111
[2]   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籽粒碾米品质的差异 [J].
董明辉 ;
桑大志 ;
王朋 ;
唐成 ;
杨建昌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10) :1973-1979
[3]   水稻灌浆期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变化及其与灌浆速率和蒸煮品质的关系 [J].
赵步洪 ;
张文杰 ;
常二华 ;
王志琴 ;
杨建昌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8) :1123-1129
[4]   水稻灌浆期籽粒中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变化与调节 [J].
王志琴 ;
叶玉秀 ;
杨建昌 ;
袁莉民 ;
王学明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2004, (07) :634-643
[5]   从籽粒灌浆过程上讨论水稻粒间品质差异形成的生理机制 [J].
王丰 ;
程方民 .
种子, 2004, (01) :31-35
[6]   ABA与水稻灌浆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王丰 .
种子, 2003, (05) :52-54
[7]   不同类型水稻籽粒灌浆过程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J].
黄锦文 ;
梁康迳 ;
梁义元 ;
林文雄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3, (02) :17-19
[8]   水稻灌浆期籽粒中3个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活性变化 [J].
杨建昌 ;
彭少兵 ;
顾世梁 ;
R.M.Visperas .
作物学报, 2001, (02) :157-164
[9]   水稻结实期籽粒和根系中玉米素与玉米素核苷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 [J].
杨建昌 ;
彭少兵 ;
顾世梁 ;
R. M.Visperas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2001, (01) :35-42
[10]   早籼稻米垩白形成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特性 [J].
沈波,陈能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2) :12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