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内陆架沉积物磁性特征对早期成岩作用的响应

被引:15
作者
胡忠行 [1 ,2 ]
张卫国 [2 ]
董辰寅 [2 ]
刘莹 [2 ]
陈静 [2 ]
俞立中 [2 ]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东海内陆架; 磁性特征; 地球化学; 早期成岩作用; 粒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 [海洋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F17柱样为对象,在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磁性测量、地球化学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早期成岩作用对陆架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F17柱样磁性特征存在显著的垂向变化,表现为随深度的增加,沉积物磁性减弱、磁性颗粒变粗和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比例上升。粒度以及Al,Ti,Fe,Mn的含量,有机碳和总硫的分析表明,沉积物物源相对均一,粒度虽然存在垂向变化,但不是磁性特征垂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早期成岩作用是导致上述磁性特征垂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早期成岩过程中,亚铁磁性矿物含量随深度下降的现象与其他地区报道的结果类似,但磁性矿物类型和颗粒大小随深度变化的模式,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基于磁性矿物对早期成岩过程的敏感性,磁性测量方法对认识铁在陆架沉积物中的迁移和转化具有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70 / 67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澳大利亚黄土磁学性质及环境意义 [J].
刘秀铭 ;
马明明 ;
PHesse ;
吕镔 ;
汤德平 ;
郭雪莲 ;
陈家胜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5) :837-848
[2]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速率及其气候环境响应 [J].
徐方建 ;
李安春 ;
李铁刚 ;
陈世悦 ;
操应长 ;
董春梅 .
地层学杂志, 2011, 35 (01) :66-74
[3]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磁化率的环境意义 [J].
徐方建 ;
李安春 ;
李铁刚 ;
孟庆勇 ;
陈世悦 ;
林承焰 ;
操应长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1, 33 (01) :91-97
[4]   长江口与闽浙沿岸泥质区现代沉积记录及其影响因素 [J].
刘莹 ;
翟世奎 ;
李军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0, 30 (05) :1-10
[5]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古环境演化 [J].
徐方建 ;
李安春 ;
肖尚斌 ;
万世明 ;
刘建国 ;
张永超 .
沉积学报, 2009, 27 (01) :118-127
[6]   磁铁矿和磁赤铁矿磁化率的温度和频率特性及其环境磁学意义 [J].
刘青松 ;
邓成龙 ;
潘永信 .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955-962
[7]   东帝汶海MD98-2172岩芯磁记录与还原成岩作用过程 [J].
李海燕 ;
张世红 ;
方念乔 .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1023-1030
[8]   黄东海陆架及朝鲜海峡泥质沉积物的磁学特征比较研究 [J].
刘健 ;
秦华峰 ;
孔祥淮 ;
李军 .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1031-1039
[9]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Y7柱样磁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张卫国 ;
贾铁飞 ;
陆敏 ;
瞿建国 ;
刘苍字 ;
陈中原 ;
俞立中 ;
周菊珍 .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1063-1071
[10]   近7000年巢湖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及其指示的亚洲季风变化 [J].
张卫国 ;
戴雪荣 ;
张福瑞 ;
师育新 ;
俞立中 ;
JADearing .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1053-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