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对陕北水土流失区土壤有机碳、水分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张晓霞
李占斌
李鹏
尹娜
穆军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 有机碳;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03.024
中图分类号
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当地四种土地利用方式(果园、林地、草地、坡耕地)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内所有土样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均值为13.13g.kg-1。其中,坡耕地的土壤有机碳均值为12.93g.kg-1,与坡耕地相比,果园土壤有机碳均值(12.97g.kg-1)略有升高;草地和林地分别比坡耕地高3.4和1.16%。林地、草地、坡耕地和果园的土壤有机碳均值无显著差异。各种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和含水量均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根据实验数据和野外实地调研结果看出,本区林地和草地土壤的固碳能力强于果园和坡耕地,为当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淤地坝淤积信息的小流域泥沙来源及产沙强度研究 [J].
侯建才 ;
李占斌 ;
李勉 ;
沈中原 ;
王民 .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02) :118-122
[2]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 [J].
王小利 ;
郭胜利 ;
马玉红 ;
黄道友 ;
吴金水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6) :1281-1285
[3]   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J].
唐国勇 ;
彭佩钦 ;
苏以荣 ;
童成立 ;
吴金水 ;
黄伟生 ;
朱奇宏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219-222
[4]   黄土高原沟壑区梁坡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J].
刘守赞 ;
郭胜利 ;
白岩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 (05) :490-494
[5]   土壤呼吸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
张东秋 ;
石培礼 ;
张宪洲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7) :778-785
[6]   黄土区植物根系对营养元素在土壤剖面中迁移强度的影响 [J].
李勇 ;
张晴雯 ;
李璐 ;
万国江 ;
黄荣贵 ;
朴河春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4) :427-434
[7]   不同植物过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和含水量研究 [J].
李鸿博 ;
史锟 .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5, (01) :92-95
[8]   几种人工林土壤碳储量研究 [J].
李跃林 ;
胡成志 ;
张云 ;
文锦柱 .
福建林业科技, 2004, (04) :4-7
[9]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和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J].
巩杰 ;
陈利顶 ;
傅伯杰 ;
李延梅 ;
黄志霖 ;
黄奕龙 ;
彭鸿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2292-2296
[10]   土壤有机碳库与土壤结构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彭新华 ;
张斌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4, (04) :61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