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对汉语“形容词+宾语”结构的研讨

被引:24
作者
张建理
徐银
机构
[1]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构式语法; 及物构式; 同形异义异构式; 词类; 形容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一些汉语形容词参与及物构式时受压制而具有及物动词功能,并因原词义不同而形成两个构式,构式义分别为"致使结果"和"致使情感"。两构式的致使力分别右指宾语/受事和左指主语/感事,是两个同形异义异构式。前构式的使用频率比后构式高。这两个构式是范畴化的结果,具体为归纳-演绎互动过程。本研究致力于及物构式、同形异义异构式及词类变迁的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关于现代汉语动转名的一点理论思考——指称化与不同层面的指称义 [J].
吴怀成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 34 (02) :39-46
[2]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上) [J].
刘大为 .
当代修辞学, 2010, (03) :7-17
[3]   英汉双及物结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J].
黄和斌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 33 (01) :24-31
[4]   英汉动结式的共性与个性 [J].
赵琪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 41 (04) :258-265
[5]   关于词类本质的一个动态认知视角 [J].
张韧 .
当代语言学, 2009, 11 (03) :233-243+286
[6]   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汉语兼类问题考察 [J].
高航 .
汉语学习, 2009, (02) :17-24
[7]   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 [J].
张建理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4) :182-189
[8]   词类的构式语法视角 [J].
高航 ;
张凤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03) :1-8
[9]   从构式语法看汉语成语的仿用 [J].
刘宇红 ;
谢亚军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06) :10-13
[10]   英语形名结构的动态识解研究 [J].
张建理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02) :97-10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