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仲巴地体早奥陶世构造—热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2
作者
刘强 [1 ,2 ,3 ]
邓玉彪 [1 ,2 ]
向树元 [1 ,2 ]
李华亮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全球大地构造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
[4]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仲巴地体;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藏南; 岩石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2 [奥陶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仲巴地体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南北蛇绿岩带之间的重要构造单元,目前对其是否存在早古生代构造-热事件记录及构造属性判别尚不明确.通过野外观测、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和年代学分析,在仲巴地体中段的公珠错一带识别出一套侵入到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的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锆石U-Pb年龄为478Ma,表明岩石形成时代为早奥陶世;该套花岗岩具有高Si、富Al和总碱含量较高的特点,铝饱和指数A/CNK=1.13~1.2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相对亏损Ba、Sr、Nb、Ti等,属于钙碱性强过铝质花岗岩.这是首次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仲巴地体内部识别出代表早奥陶世构造-热事件的地质记录,该套花岗岩形成过程与原特提斯洋向冈瓦纳大陆北缘俯冲结束后的上地壳熔融相关,证明仲巴地体在早古生代应为东冈瓦纳大陆北缘的组成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881 / 8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东昆仑沟里地区晚奥陶世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制约 [J].
陈加杰 ;
付乐兵 ;
魏俊浩 ;
田宁 ;
熊乐 ;
赵玉京 ;
张玉洁 ;
祁月清 .
地球科学, 2016, 41 (11) :1863-1882
[2]   北喜马拉雅佩枯花岗岩年代学、成因机制及其构造意义 [J].
王晓先 ;
张进江 ;
王佳敏 .
地球科学, 2016, 41 (06) :982-998
[3]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南北亚带蛇绿岩的成因探讨 [J].
刘飞 ;
杨经绥 ;
连东洋 ;
赵慧 ;
张岚 ;
张利 ;
黄健 .
岩石学报, 2015, 31 (12) :3609-3628
[4]   藏南亚东地区早古生代花岗质片麻岩的成因与构造意义 [J].
苟正彬 ;
张泽明 ;
董昕 ;
丁慧霞 ;
向华 ;
雷恒聪 ;
李旺超 ;
唐磊 .
岩石学报, 2015, 31 (12) :3674-3686
[5]   青藏高原东南部寒武纪花岗岩类:岩石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 [J].
董昕 ;
张泽明 .
岩石学报, 2015, 31 (05) :1183-1199
[6]   仲巴微地体之定义及构成 [J].
李祥辉 ;
王成善 ;
李亚林 ;
魏玉帅 ;
陈曦 .
地质学报, 2014, 88 (08) :1372-1381
[7]  
Early Ordovician strongly peraluminous granite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Yarlung Zangbo junction zone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 ZHANG ShiZhen,LI FenQi,LI Yong,LIU Wei,QIN YaDong.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4(04)
[8]   藏南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核部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辜平阳 ;
何世平 ;
李荣社 ;
时超 ;
董增产 ;
査显锋 ;
吴继莲 ;
王轶 .
岩石学报, 2013, 29 (03) :756-768
[9]   仲巴地体的板块亲缘性: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证据 [J].
孙高远 ;
胡修棉 .
岩石学报, 2012, 28 (05) :1635-1646
[10]   青藏高原泛非—早古生代造山事件研究重大进展——冈底斯地区寒武系和泛非造山不整合的发现 [J].
李才 ;
吴彦旺 ;
王明 ;
杨韩涛 .
地质通报, 2010, 29 (12) :1733-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