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质资源脂肪酸组分含量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18
作者
李文滨
郑宇宏
韩英鹏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大豆; 脂肪酸; 蛋白质; 油份; 相关性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黑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的脂肪酸含量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科学地评价和利用大豆种质资源奠定基础。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100个大豆品种(系)的脂肪酸组分进行了测定,并对各组分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中的脂肪酸含量高低顺序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亚麻酸>硬脂酸。不同大豆品种各脂肪酸含量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硬脂酸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3.24%,亚油酸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57%。通过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呈极显著负相关,棕榈酸与硬脂酸呈显著负相关,而亚油酸与亚麻酸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油份呈极显著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40 / 7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类型大豆叶片气孔特性变化研究 [J].
高彦萍 ;
冯莹 ;
马志军 ;
李强 ;
张秀娟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2) :77-79
[2]   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与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J].
王雪青 ;
苗惠 ;
胡萍 .
食品科学, 2004, (11) :337-339
[3]   中国大豆种质资源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J].
刘兴媛 ;
胡传璞 ;
季玉玲 .
作物品种资源, 1998, (02) :42-44
[4]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作用 [J].
李志香 ;
沈翠平 .
生物学通报, 1998, (01) :11-12
[5]   大豆脂肪酸与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J].
年海,王金陵,杨庆凯,刘忠堂,王大秋,刘国范 .
大豆科学, 1996, (03) :213-221
[6]   中国野生大豆(G.soja)脂肪及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J].
徐豹 ;
庄炳昌 ;
路琴华 ;
王玉民 ;
胡传璞 ;
梁歧 ;
郑惠玉 ;
吕景良 .
吉林农业科学, 1993, (02) :1-6
[7]   栽培和野生大豆脂肪酸的组成、相关及其差异的研究 [J].
顾和平 ;
凌以禄 ;
韩锋 ;
沈克琴 ;
宣亚南 .
江苏农业科学, 1989, (10) :13-15
[8]   大豆油脂脂肪酸改良与生化育种策略 [J].
尹田夫 .
大豆科学, 1988, (01) :75-79
[9]   我国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研究 [J].
胡明祥 ;
梁歧 ;
孟祥勋 .
吉林农业科学, 1986, (01) :12-17
[10]   栽培、野生、半野生大豆脂肪酸组成的初步分析研究 [J].
庄无忌 ;
韩华琼 ;
谢发明 ;
张乔 ;
李福山 ;
舒世珍 ;
常汝镇 .
大豆科学, 1984, (03) :22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