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钢铁厂周边土壤及油菜籽中镉、铜、锌、铅含量和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21
作者
王兴明
刘登义
涂俊芳
李征
王友保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芜湖,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芜湖,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芜湖,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芜湖,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芜湖
关键词
形态; 油菜籽; 毒性;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266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污染土壤、油菜籽中Cd、Cu、Zn、Pb含量、形态分布特征和重金属富集状况及可能存在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土壤中Cd、Zn、Pb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u以残留态占5种形态最高比例,分别为31.81%、39.83%、53.79%、46.24%;Cd、Pb交换态比例较高,为23.47%、16.32%,Cu、Zn的交换态比例较小,为3.14%、0.54%;土壤中不同重金属与各重金属形态相关关系有差别,5种重金属形态转化为有效态重金属难易程度不同;油菜籽和油菜籽壳中不同重金属累积趋势有差异,Cu易在油菜籽壳中累积,Cd、Zn、Pb易在油菜籽中累积;油菜籽中不同重金属累积率不同,Cd累积率最高,为0.56.油菜籽中重金属累积率与土壤中重金属总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转化差异是此种负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油菜籽中Cd、Cu、Pb以氯化钠态为主,分别为32.50%、22.94%、34.69%,Zn以EDTA态为主,为45.97%.油菜籽中重金属形态可能影响其毒性,但其毒性的人类膳食风险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油菜籽中重金属形态与油菜中重金属总量相关性不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924 / 19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外源镉铅铜锌在土壤中形态分布特性及改性剂的影响 [J].
王新 ;
周启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5) :541-545
[2]   河北主要土壤中Cd、Pb形态与油菜有效性的关系 [J].
刘霞 ;
刘树庆 ;
唐兆宏 .
生态学报, 2002, (10) :1688-1694
[3]   紫色土外源锌、镉形态的生物有效性 [J].
朱波 ;
青长乐 ;
牟树森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5) :555-558
[4]   水稻籽实中蛋白质-Cd、Pb结合体及其稳定性 [J].
何孟常 ;
杨居荣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2) :213-217
[5]   小麦和油菜中Cu和Zn的化学结合形态初步研究 [J].
汪金舫 ;
朱其清 ;
刘铮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629-630
[6]   污染稻、麦籽实中Cd、Cu、Pb的分布及其存在形态初探 [J].
杨居荣 ;
查燕 ;
刘虹 .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06) :500-504
[7]   食品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及其与毒性的关系 [J].
杨居荣 ;
查燕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6) :766-770
[8]   芜湖市城市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初步研究 [J].
阎伍玖 .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03) :117-119
[9]   土壤镍各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J].
涂从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2) :50-57
[10]   锌从土壤向食物链的迁移 [J].
徐晓燕,杨肖娥,杨玉爱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996, (07)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