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湾海水养殖区水化因子的动态变化与水质量评价附视频

被引:17
作者
杜虹 [1 ]
郑兵 [1 ]
陈伟洲 [2 ]
黄显兵 [1 ]
王亮根 [1 ]
机构
[1] 汕头大学生物系
[2]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深澳湾; 营养盐; 营养状态质量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2 [水产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2007年1—12月连续12个航次对深澳湾内网箱养殖区、太平洋牡蛎养殖区以及龙须菜-太平洋牡蛎混养区域等不同养殖水体每月一次的监测结果,分析了该养殖海区NH4-N、PO4-P等主要水化因子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利用营养状态质量指数对深澳湾水体进行了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深澳湾水域NH4-N、PO4-P的空间变化情况与地理位置和养殖活动有着很大的关系。湾外的S1站由于具有良好的水体交换条件,因此调查期间S1站的NH4-N、PO4-P在整个海区均为最低值;网箱养殖区的S5站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故该水域的NH4-N、PO4-P在整个海区内最高;S3站的低NH4-N、低PO4-P与其所养殖的龙须菜对营养盐的吸收有关,而同样是龙须菜养殖区的S2站,由于其所处位置水体较浅且正好位于两股海流的汇集处,水动力条件较好,因此S2站的NH4-N的含量较S3高一些。NH4-N、PO4-P的时间变化主要与养殖活动的季节性有关,如在龙须菜生长旺盛的春夏季节,水体中的NH4-N、PO4-P就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在9—11月,整个海区内的养殖以太平洋牡蛎与石斑鱼为主,因此这一季节的高氨高磷主要与养殖过程中的投饵有关。DIN组成中以NO3-N为主,占到了DIN总量的73.5%,其次是NH4-N,为21.0%。在整个调查期间,深澳湾整体水质良好,5个站点均达到了国家海水水质二类标准,12个月份中有9个月份的DIN和PO4-P达到了国家二类水质要求。营养状态质量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深澳湾养殖区各个监测站位的海水营养状态综合指数均处于2—3之间,属于P限制型中度营养。
引用
收藏
页码:816 / 8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深澳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J].
王亮根 ;
杜虹 ;
陈伟洲 ;
黄显兵 ;
郑兵 ;
曹会彬 .
生态科学, 2010, 29 (03) :200-206
[2]   拮抗菌对病原性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粘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表皮粘液的影响 [J].
郭国军 ;
鄢庆枇 ;
邹文政 ;
周仁孙 ;
陈昌生 ;
陈强 .
海洋与湖沼, 2009, 40 (06) :738-744
[3]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病原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表型及分子特征附视频 [J].
张晓君 ;
陈翠珍 ;
阎斌伦 ;
房海 ;
秦国民 ;
徐静 .
海洋与湖沼, 2009, (05) :654-662
[4]   象山港氮、磷营养盐环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 [J].
吕华庆 ;
常抗美 ;
石钢德 .
海洋与湖沼, 2009, 40 (02) :138-144
[5]   网箱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疾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倪海儿 ;
王国良 .
海洋与湖沼, 2009, 40 (01) :72-77
[6]   龙须菜在滩涂贝藻混养系统中的生态作用模拟研究 [J].
孙伟 ;
张涛 ;
杨红生 ;
刘保忠 ;
周毅 ;
刘鹰 .
海洋科学, 2006, (12) :72-76
[7]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的生长、光合作用及其对扇贝排泄氮磷的吸收 [J].
毛玉泽 ;
杨红生 ;
周毅 ;
胡宗福 ;
袁秀堂 ;
游奎 ;
王如才 .
生态学报, 2006, (10) :3225-3231
[8]  
南澳岛海水生态养殖的进展和研究[J]. 赖学文,陈伟洲.水产科技. 2006(02)
[9]  
南澳岛海水生态养殖的进展和研究[J]. 赖学文,陈伟洲.水产科技. 2006 (02)
[10]   环境因子对龙须菜和菊花心江蓠N、P吸收速率的影响 [J].
钱鲁闽 ;
徐永健 ;
焦念志 .
中国水产科学, 2006, (02) :25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