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偏差及纠偏路径

被引:23
作者
李国敏 [1 ]
王一鸣 [1 ]
卢珂 [2 ]
机构
[1] 湖北大学商学院
[2]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执行偏差; 纠偏路径; 激励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耕地占补平衡是一项严控耕地总量下滑的耕地保护政策,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加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以及与中央政府进行利益博弈等原因,致使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占多补少、占优补劣、挪用补偿、浪费土地资源等执行偏差。为此,在耕地保护过程中,应促成地方政府秉持公共性之责,坚守公共利益价值取向的底线,并建立地方政府主税种财政体系,拓宽地方财政收入渠道,消除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动机;矫正府级之间的利益博弈格局,调和地方与中央的府际关系;建立有效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激发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以强化地方政府公共行政能力,提升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可执行力,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顺利实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实的现实困境与完善对策 [J].
陈美球 ;
刘桃菊 ;
吴萍 .
中州学刊, 2016, (05) :50-53
[2]   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困境与创新 [J].
曹飞 .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20-125
[3]   中国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及其实现路径 [J].
周小平 ;
李金展 ;
柴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9) :99-103
[4]   2000-2010年中国耕地变化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效果分析 [J].
许丽丽 ;
李宝林 ;
袁烨城 ;
高锡章 ;
刘海江 ;
董贵华 .
资源科学, 2015, 37 (08) :1543-1551
[5]   中国式土地制度、地方可支配财力及土地财政新演化 [J].
何代欣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12) :33-38
[6]   对城市住房物业税的再认识——基于社会公平的视角 [J].
卢珂 ;
王超 ;
李国敏 .
学习与实践, 2013, (09) :60-67
[8]   耕地保护:农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 [J].
许恒周 .
经济体制改革, 2011, (04) :65-68
[10]   中国各省耕地数量占补平衡趋势预测 [J].
张琳 ;
张凤荣 ;
薛永森 ;
严良政 .
资源科学, 2007, (06) :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