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时空特征

被引:30
作者
陈石 [1 ]
王谦身 [2 ]
祝意青 [3 ]
蒋长胜 [1 ]
王武星 [4 ]
卢红艳 [1 ]
刘端法 [1 ]
郭凤义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4]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重力导纳; Airy模型; 弹性板模型; 流动重力测量; 均衡重力异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2 [重力学与地球形状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东缘地处南北地震带,在卫星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图上对应明显的正负异常梯级带变化特征,沿着异常梯级带分布多条深大断裂,属于构造单元的边界区域.本文利用重力导纳分析方法,计算了该区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背景场;通过与Airy模型和弹性板模型的均衡重力异常特征对比,结合地震活动性分布特点,评价均衡重力异常计算结果和选择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比和分析了横跨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南北三条剖面上的均衡异常响应特征;以此均衡重力背景场为参考,进一步解释了1998~2005年流动重力观测得到的重力异常场的时空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导纳模型均衡异常更适用于构造边界等反均衡作用区,可反映壳内介质的横向不均衡分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重力场动态变化与汶川Ms8.0地震孕育过程
    申重阳
    李辉
    孙少安
    刘少明
    玄松柏
    谈洪波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10) : 2547 - 2557
  • [2] 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变化与汶川8.0级地震关系研究
    祝意青
    徐云马
    吕弋培
    李铁明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10) : 2538 - 2546
  • [3] EGM 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在中国大陆适用性分析
    章传银
    郭春喜
    陈俊勇
    张利明
    王斌
    [J]. 测绘学报, 2009, (04) : 283 - 289
  • [4]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生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朱守彪
    张培震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2) : 418 - 427
  • [5] 四川中西部地区地壳结构与重力均衡
    王谦身
    滕吉文
    张永谦
    张雪梅
    杨辉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2) : 579 - 583
  • [6] 青藏高原GPS位移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顺时针旋转成因的数值模拟
    曹建玲
    石耀霖
    张怀
    王辉
    [J]. 科学通报, 2009, (02) : 224 - 234
  • [7] 龙门山断裂系及邻区地壳重力均衡效应与汶川地震
    王谦身
    滕吉文
    张永谦
    杨辉
    [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 (06) : 1664 - 1670
  • [8] 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远震P波接收函数和布格重力异常的联合解释
    楼海
    王椿镛
    吕智勇
    姚志祥
    戴仕贵
    尤惠川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10) : 1207 - 1220
  • [9] 我国流动重力监测预报发展的思考
    祝意青
    王庆良
    徐云马
    [J]. 国际地震动态, 2008, (09) : 19 - 25
  • [10] 2008汶川Ms8.0地震发生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
    滕吉文
    白登海
    杨辉
    闫雅芬
    张洪双
    张永谦
    阮小敏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5) : 1385 - 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