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天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农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崔亚楠 [1 ,2 ]
李少伟 [1 ]
余成群 [1 ]
田原 [1 ,2 ]
钟志明 [1 ]
武建双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达勒姆植物科学中心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家庭收入; 草畜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西藏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不仅关系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且关乎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和经济安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之一。为遏止高寒草地退化,恢复已退化草地的生态功能,保护未退化高寒草地资源,在2011年国家启动天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奖"政策)。2014年我们深入西藏3类地区(纯牧区、半农半牧区、纯农区)的农、牧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从家庭牧业生产、家庭收入与构成及农牧户间收入差距3方面剖析了政策实施3年(2011-2013年)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发现,1)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福利存在地域间的不均衡性,纯牧区家庭享有更多经济福利;2)"草奖"政策改变了牧区家庭的收入结构,转移性收入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成为牧民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3)"草奖"政策有利于缩小牧区和农区贫富差距,但对于半农半牧区效果不明显。因此,政策措施需要进行适时适度地调整,从补偿标准、方式、力度等方面进行优化,体现高寒草地生态功能的地域性差异,使其符合各地域农牧家庭的实际生产,促使西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藏北草地退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安全评价.[D].徐瑶.成都理工大学.2014, 04
[2]  
Spatially Uniform <Emphasis Type="Italic">versus</Emphasis>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Compensation Payments for Biodiversity-Enhancing Land-Use Measures.[J].Frank Wätzold;Martin Drechsler.Environmental & Resource Economics.2005, 1
[3]   西藏草场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J].
唐学军 ;
陈晓霞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6) :36-40
[4]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过去、现在与未来 [J].
陈德亮 ;
徐柏青 ;
姚檀栋 ;
郭正堂 ;
崔鹏 ;
陈发虎 ;
张人禾 ;
张宪洲 ;
张镱锂 ;
樊杰 ;
侯增谦 ;
张天华 .
科学通报, 2015, 60 (32) :3025-3035+1
[6]   减贫与生态保护:双重目标兼容及其长效机制——基于藏北草原生态补偿的实地考察 [J].
王曙光 ;
王丹莉 .
农村经济, 2015, (05) :3-8
[7]   藏区畜牧业后续产业发展的差异分析——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不同类型牧户为例 [J].
靳乐山 ;
孔德帅 ;
胡振通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2) :139-143
[8]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下政府与牧民之间的激励不相容问题——以甘肃玛曲县为例 [J].
韦惠兰 ;
宗鑫 .
农村经济, 2014, (11) :102-106
[9]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 [J].
李玉新 ;
魏同洋 ;
靳乐山 .
资源科学, 2014, 36 (11) :2442-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