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石英小玻管生烃热模拟实验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吐哈盆地柯柯亚地区J1b煤层煤样在不同热模拟温度下干酪根化学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煤样的显微组分镜下统计结果及红外吸收峰和相应的红外参数随温度变化的信息,初步确定了柯柯亚地区侏罗纪藻烛煤的生烃特征和模式。本区煤样以基质镜质体为主,同时含有一定量的藻类体和大量的小孢子体,是一种良好的生油气源岩。随着热模拟温度的升高,干酪根中芳香核的侧链不断脱落,活化能较低的含氧官能团和脂肪结构逐渐被分离出去,生烃潜力减小。这一生烃过程始于200℃左右,并在约350℃处达到高峰,至500℃已进行得比较完全。另一方面,当温度达到500℃时,干酪根开始有石墨化倾向,芳香核发生缩聚并逐渐密集排列,在600℃时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