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自愿性的边界与保障

被引:33
作者
杨帆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认罪认罚; 自愿性; 边界; 保障;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9.10.002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认罪的自愿性是认罪认罚程序的灵魂与基石,直接关乎制度运作的效能与价值实现。要预防因制度的缺失而导致"自愿性"被侵犯的现实风险,必须明确"自愿"的实质要求,相对明晰地勾勒出"自愿"的边界。在此基础上通过经验积累、制度构建、程序完善,为边界扎上制度的藩篱,建立认罪"自愿性"的法治化保障。通过上述努力,最终达到统一裁判尺度、丰富认罪认罚制度之内涵,促进其成熟化发展之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立法化的重点问题研究 [J].
周新 .
中国法学, 2018, (06) :172-193
[2]   认罪认罚自愿性研究 [J].
闫召华 ;
李艳飞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 33 (02) :87-97
[3]   认罪“自愿性”的审查模式及其证明责任承担 [J].
施珠妹 .
社会科学动态, 2017, (04) :23-30
[4]   美国有罪答辩的事实基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J].
史立梅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 25 (01) :31-42+172
[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范围的厘清 [J].
刘广三 ;
李艳霞 .
人民法治, 2017, (01) :20-24
[6]   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视角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J].
谭世贵 .
法学杂志, 2016, 37 (08) :15-25
[8]   我国非法口供排除的“痛苦规则”及相关问题 [J].
龙宗智 .
政法论坛, 2013, 31 (05) :16-24
[9]   美国口供规则中的自愿性原则 [J].
杨文革 .
环球法律评论, 2013, 35 (04) :125-138
[10]   供述自愿性的权力保障模式 [J].
马静华 .
法学研究, 2013, 35 (03) :15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