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胜北断裂带沙二段油气运移特征和运移模式

被引:10
作者
曾溅辉 [1 ,2 ]
孙占强 [1 ,2 ]
郭凯 [1 ,2 ]
张永旺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沙二段; 胜北断裂带; 东营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胜北断裂带的断层活动对沙二段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作用。伴随着断裂活动,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分别沿坨94断层和南北向断层垂直向上运移进入沙二段,然后以东部的南北向断裂和西部的坨94号断裂为中心,在沙二段辐射状侧向运移,并在东部的胜利村背斜和西部的坨庄背斜鞍部汇合,形成沙四段和沙三段原油的混源油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131 / 11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复杂油气藏油气运移的地球化学特征——以胜坨油田为例 [J].
吕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4) :433-439
[2]   复杂油气藏油气运移的地球化学特征——以胜坨油田为例 [J].
吕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4) :433-439
[3]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源及其成藏特征研究 [J].
王圣柱 ;
金强 ;
田义民 .
特种油气藏, 2005, (04) :24-27+104
[4]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源及其成藏特征研究 [J].
王圣柱 ;
金强 ;
田义民 .
特种油气藏, 2005, (04) :24-27+104
[5]   断裂带流体活动证据的确定——以东营凹陷胜北断裂带为例 [J].
于翠玲 ;
曾溅辉 ;
林承焰 ;
李宝刚 ;
管小燕 .
石油学报, 2005, (04) :34-38
[6]   断裂带流体活动证据的确定——以东营凹陷胜北断裂带为例 [J].
于翠玲 ;
曾溅辉 ;
林承焰 ;
李宝刚 ;
管小燕 .
石油学报, 2005, (04) :34-38
[7]   陆相断陷盆地成烃与成藏组合关系研究——以胜坨油田为例 [J].
张林晔 ;
刘庆 ;
张春荣 ;
王茹 ;
孔祥星 ;
李政 .
沉积学报, 2004, (S1) :8-14
[8]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气运移方向研究 [J].
王圣柱 ;
金强 ;
王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6) :19-21+82
[9]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气运移方向研究 [J].
王圣柱 ;
金强 ;
王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6) :19-21+82
[10]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油气运移和注入方向 [J].
李贤庆 ;
侯读杰 ;
肖贤明 ;
阳开林 ;
唐友军 ;
包建平 ;
马安来 ;
熊波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2)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