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复杂油气藏油气运移的地球化学特征——以胜坨油田为例
被引:9
作者:

吕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机构:
[1]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油气运移;
成藏期次;
地球化学特征;
胜坨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营凹陷胜坨油田原油划分为4个组群。组群1是由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烃源岩提供的成熟油,主要分布于宁海、坨一区西部;组群2是由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提供的成熟油,主要分布于坨二、三区及一区东部,是胜坨地区的主要原油组群;组群3为混源油,油源是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和四段上亚段两套成熟烃源岩所提供,分布局限;组群4为低熟油,是由民丰洼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高伽马蜡烷烃源岩在低成熟阶段提供的烃类,仅分布于胜北断层北侧。利津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烃源岩形成的油气沿坨94断层向上运移,分别从东、西两个充注点在坨一区西部和宁海地区聚集成藏;利津洼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形成的油气沿坨94断层向上运移,在坨一区东部聚集成藏。坨二、三区8砂组都源自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具有两次油气充注过程。早期成藏发生在东营组沉积末期,民丰洼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早期生成的油气主要在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8砂组以下(包含8砂组)储层成藏;晚期成藏发生在明化镇时期,民丰洼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晚期形成的油气主要在8砂组以上(包含8砂组)沙河街组二段—东营组储层成藏。早期油气运移的充注点位于胜北断层,晚期油气运移的充注点位于南北向断层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油气运移和注入方向
[J].
李贤庆
;
侯读杰
;
肖贤明
;
阳开林
;
唐友军
;
包建平
;
马安来
;
熊波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2)
:200-205

李贤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侯读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肖贤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阳开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唐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包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马安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熊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2]
东营凹陷油气成藏期次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J].
朱光有
;
金强
;
戴金星
;
张水昌
;
郭长春
;
张林晔
;
李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09-215

朱光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金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戴金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水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郭长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林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有机含氮化合物研究新进展
[J].
张宝
;
包建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2)
:182-186

张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

包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
[4]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油-源特征分析
[J].
刘华
;
蒋有录
;
杨万琴
;
王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39-43

刘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蒋有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杨万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王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5]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意义
[J].
张林晔
;
孔祥星
;
张春荣
;
周文
;
徐兴友
;
李政
.
地球化学,
2003, (01)
:35-42

张林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孔祥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张春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周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徐兴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李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6]
低熟油、烃源岩中含氮化合物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黎茂稳
;
金之钧
.
地球化学,
2002, (01)
:1-7

李素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黎茂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金之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7]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几个应用实例
[J].
黎茂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11-19+109

黎茂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联邦地质调查局卡尔加利分部
[8]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新疆轮南油田油气运移
[J].
王铁冠
;
李素梅
;
张爱云
;
张水昌
.
地质学报,
2000, (01)
:85-93

王铁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李素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张爱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张水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9]
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李素梅
;
王铁冠
;
张爱云
;
郭绍辉
;
张水昌
.
沉积学报,
1999, (02)
:147-152

李素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王铁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张爱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郭绍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张水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10]
谢家湾构造流体包裹体及油气运移期
[J].
王正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2)
:66-70

王正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