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平台惯性参数对柔性并联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及优化设计

被引:14
作者
杜兆才
余跃庆
苏丽颖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动平台; 惯性参数; 动态响应; 固有频率; 动态应力; 优化设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H112 [机构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柔性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定性地分析了动平台质量、转动惯量对柔性并联机构的动态响应、动态应力及固有频率的影响。以动平台惯性参数边界条件、运动误差、固有频率、动态应力、驱动力矩等限制条件作为约束方程,将机构总质量函数和弹性变形能函数采用线性加权组合成多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确定了动平台的最佳惯性参数。通过对平面3-RRR柔性并联机构算例的分析和讨论,说明了动平台惯性参数在柔性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和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09 / 10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5-UPS/PRPU并联机床工作空间分析 [J].
田小静 ;
郑魁敬 ;
赵永生 .
光学精密工程, 2005, (S1) :109-113
[2]   6-SPS球平台并联机器人及其局部力和运动传递性能分析 [J].
金振林 ;
高峰 .
光学精密工程, 2001, (01) :63-66
[3]   坐标测量机的新发展——并联运动机构坐标测量机 [J].
刘得军 ;
车仁生 ;
罗小川 ;
黄庆成 ;
不详 .
光学精密工程 , 2000, (05) :497-502
[4]   混合型四自由度并联平台机构及其位置分析 [J].
赵铁石 ;
高英杰 ;
杨铁林 ;
赵永生 ;
黄真 .
光学精密工程, 2000, (01) :42-45
[5]   集中质量对柔性空间机器人振动特性的影响 [J].
张绪平 ;
余跃庆 .
机械科学与技术, 1999, (01) :80-82
[6]   柔性结构机器人优化设计 [J].
吴振彪 .
机器人, 1989, (01) :12-16
[7]  
现代机械动力学[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余跃庆, 1998
[8]  
Dynamics of a flexible-link planar parallel manipulator in cartesian space .2 FATTAH A,MISRA A K,ANGELES J. 20th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