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古地磁新数据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30
作者
李朋武 [1 ]
张世红 [2 ]
高锐 [1 ]
李海燕 [2 ]
赵庆乐 [2 ]
李秋生 [1 ]
管烨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古地磁; 内蒙古; 晚石炭世; 早二叠世; 大地构造学;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2.s1.053
中图分类号
P318.44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对采自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白音乌拉乡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宝力高庙组和敖汉旗安庆沟乡晚石炭世酒局子组的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开展了古地磁学研究。宝力高庙组和酒局子组样品退磁特征表明,高温剩磁分量均以赤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可能携带了岩石形成时期的特征剩磁分量。层面校正后2个组平均特征剩磁分量分别为:D=159.3°,I=-33.1°,α95=8.7°;D=328.8°,I=31.3°,α95=5.7°。这反映了内蒙古中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位于北纬17°—18°N。将所获得的古地磁结果与已发表的相邻地区古地磁数据进行比较,并结合古生物、古气候等地质数据,推测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时内蒙古中部与华北地块关系密切,距离较近,而远离西伯利亚地块,内蒙古中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时可能是华北地块的组成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423 / 434 +44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满都胡宝拉格地区早—中二叠世华夏植物群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J].
周志广 ;
谷永昌 ;
柳长峰 ;
於炀森 ;
张冰 ;
田志君 ;
何付兵 ;
王必任 .
地质通报, 2010, 29 (01) :21-25
[2]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巴音乌拉二叠纪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张玉清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9, 28 (04) :329-338
[3]   古亚洲洋和古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论二叠纪末生物灭绝事件的构造起因 [J].
李朋武 ;
高锐 ;
管烨 ;
李秋生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3) :521-527
[4]   内蒙古中部索伦林西缝合带封闭时代的古地磁分析 [J].
李朋武 ;
高锐 ;
管烨 ;
李秋生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5) :744-758
[5]   甘肃玉门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古地磁研究 [J].
李永安 ;
李佩贤 ;
孙东江 ;
程政武 .
地质论评, 2004, (04) :407-412
[6]   内蒙古西乌旗地区早二叠世皱纹珊瑚化石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J].
郭伟 ;
林英铴 ;
刘广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4) :399-405
[7]   关于红层特点及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 [J].
彭华 ;
吴志才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109-113
[8]   晚古生代以来古亚洲洋构造域主要块体运动学特征初探 [J].
任收麦 ;
黄宝春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1) :113-120
[9]   辽西地区晚古生代火山事件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区分析 [J].
贾炳文 ;
周安朝 ;
谷东起 .
沉积学报, 1999, (03) :473-477+492
[10]  
中国主要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与地块运动[J]. 朱日祥,杨振宇,马醒华,吴汉宁,孟自芳,方大钧,黄宝春.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