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北地区晚燕山期细碧质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15
作者
许德如
贺转利
李鹏春
陈广浩
夏斌
符巩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细碧质玄武岩; 陆下岩石圈地幔; 陆—陆碰撞; 长沙—平江断裂(陷); 晚燕山期湘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湘东北地区发育一套晚燕山期(距今85~95Ma)的细碧质玄武岩。该岩石具碱性-拉斑质玄武岩亲和性,矿物成份以钠长石为主,呈斑状和交织结构,气孔—杏仁构造发育。富钠低钾,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可变地亏损或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Th、U、Ti和Hf相对富集而Y、Yb、Zr、P及Nb和Ta表现适度的亏损。Nd同位素成份(εNd(t)=-1·29~0·66)则暗示该岩石并不起源于软流圈地幔。结合中生代华南地区特别是江南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该细碧质玄武岩应产于板内构造环境,起源于一个不太富集的陆下岩石圈地幔低度熔融,可能与晚三叠世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的碰撞导致华南大陆内部因古缝合线或古深断裂活化而诱发的陆内造山事件有关。湘东北晚燕山期细碧质玄武岩是华南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的后造山阶段于距今90Ma左右开始的岩石圈沿长沙—平江断裂伸展裂陷的产物。郯庐断裂可能向南延伸至湖南境内。
引用
收藏
页码:311 / 33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 [1] 赣江断裂带中生代的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梁兴
    吴根耀
    [J]. 地质科学, 2006, (01) : 64 - 80
  • [2] 湘东北金井地区花岗岩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暗示: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制约
    李鹏春
    许德如
    陈广浩
    夏斌
    贺转利
    符巩固
    [J]. 岩石学报, 2005, (03) : 921 - 934
  • [3] 秦岭—大别造山带与江南造山带的差异隆升过程:来自江汉盆地中新生代沉积记录的证据
    徐政语
    卢文忠
    林舸
    刘池阳
    王岳军
    郭锋
    [J]. 地质科学, 2005, (02) : 179 - 197
  • [4] 云南思茅大平掌矿区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钟宏
    胡瑞忠
    周新华
    叶造军
    [J]. 岩石学报, 2004, (03) : 567 - 574
  • [5] 湘东北燕山期陆内碰撞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地球化学
    贺转利
    许德如
    陈广浩
    夏斌
    李鹏春
    符巩固
    [J]. 矿床地质, 2004, (01) : 39 - 51
  • [6]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朱光
    王道轩
    刘国生
    牛漫兰
    宋传中
    [J]. 地质科学, 2004, (01) : 36 - 49
  • [7] 苏皖地块构造演化、苏鲁造山带形成及其耦合的盆地发育
    吴根耀
    马力
    陈焕疆
    徐克定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3, (04) : 337 - 353
  • [8] 湖南中生代陆内构造变形的深部过程:煌斑岩地球化学示踪
    梁新权
    范蔚茗
    王岳军
    [J]. 地球学报, 2003, (06) : 603 - 610
  • [9] 湘赣地区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与岩石圈伸展
    范蔚茗
    王岳军
    郭锋
    彭头平
    [J]. 地学前缘, 2003, (03) : 159 - 169
  • [10] 湘东北钠质煌斑岩地幔源区特征及成岩构造环境
    贾大成
    胡瑞忠
    卢焱
    谢桂青
    丘学林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344 -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