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中国省际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45
作者:
冯杰
[1
]
张胜
[1
]
王涛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2]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能源消耗;
碳排放强度;
中国;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9.05.031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6 ;
0903 ;
摘要:
文章基于1999—2015年中国各省土地利用、能源、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碳排放计算方法、STIRPAT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土地利用(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的碳排放总体以碳吸收为主,并以114.19×104t/a(P<0.001)的线性速率增加。(2)各省由能源消税折算的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增加规模较大,呈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P<0.001),表明短期内通过技术进步推动工业碳减排存在经济发展惯性阻力。(3)建设用地碳排放是中国及其各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主体,土地利用的碳吸收量仅占其5.5%左右。(4)中国及各省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在持续降低,而人均碳排放强度在持续升高。(5)影响中国及各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因素主要为第二产业产值,其他依次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第三产业产值、人口数量和第一产业产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