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喜马拉雅东段金锑多金属成矿作用、矿床类型与成矿时代

被引:28
作者
郑有业 [1 ,2 ]
孙祥 [1 ]
田立明 [3 ]
郑海涛 [3 ]
于淼 [1 ]
杨万涛 [3 ]
周天成 [1 ]
耿学斌 [1 ]
机构
[1]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3]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北喜马拉雅东段; 金锑多金属矿床; 成矿作用; 矿床类型; 成矿时代;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14.01.005
中图分类号
P618.66 [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大量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北喜马拉雅东段金锑多金属矿带发育3期成矿作用(同沉积、同碰撞、陆内造山期)和5种矿床类型(喷流沉积-改造型、卡林型-类卡林型、热泉型、次火山岩浆热液型、造山型)。提出控矿"四要素"分布或叠加的地区,是北喜马拉雅地区最重要的找矿标志。指出羊卓雍错-哲古错被动大陆边缘裂谷(陷)盆地周缘的盆山转换部位是成矿有利部位,金矿床主要受近EW向拆离构造及其次级构造控制;锑、金锑多金属矿床主要受近SN向走滑正断系统及其次级构造控制,特别是EW向拆离系统与SN向走滑正断系统的交汇部位更是寻找锑、金锑多金属矿床的最有利部位。据此划分出3个受近SN向走滑正断层系统控制和2个受EW向拆离构造或韧-脆性剪切构造控制的矿化集中区,为该带进一步的找矿工作部署与突破指明了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西藏扎西康锑多金属矿床类型、发现过程及意义 [J].
郑有业 ;
刘敏院 ;
孙祥 ;
原恩会 ;
田立明 ;
郑海涛 ;
张刚阳 ;
张立华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 37 (05) :1003-1014
[2]   藏南北喜马拉雅穹窿高Sr/Y二云母花岗岩中磷灰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 [J].
曾令森 ;
陈晶 ;
高利娥 ;
陈振宇 .
岩石学报, 2012, 28 (09) :2981-2993
[3]   马拉山穹窿的活动时限及其在藏南拆离系-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形成机制的应用 [J].
张进江 ;
杨雄英 ;
戚国伟 ;
王德朝 .
岩石学报, 2011, 27 (12) :3535-3544
[4]   广西武宣盘龙铅锌矿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证据 [J].
薛静 ;
戴塔根 ;
付松武 ;
马国秋 ;
黄伟盟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1, 35 (03) :394-403
[5]   西藏沙拉岗锑矿控矿构造及成矿时代约束 [J].
张刚阳 ;
郑有业 ;
张建芳 ;
张苏坤 ;
樊子晖 .
岩石学报, 2011, 27 (07) :2143-2149
[6]   藏南邦布大型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和成矿机制 [J].
孙晓明 ;
韦慧晓 ;
翟伟 ;
石贵勇 ;
梁业恒 ;
莫儒伟 ;
韩墨香 ;
张相国 .
岩石学报, 2010, 26 (06) :1672-1684
[7]   藏南邦布大型金矿成矿流体He-Ar-S同位素组成及其成矿意义 [J].
韦慧晓 ;
孙晓明 ;
翟伟 ;
石贵勇 ;
梁业恒 ;
莫儒伟 ;
韩墨香 ;
易建洲 .
岩石学报, 2010, 26 (06) :1685-1691
[8]   特提斯成矿域主要金属矿床类型与成矿过程 [J].
张洪瑞 ;
侯增谦 ;
杨志明 .
矿床地质, 2010, 29 (01) :113-133
[9]   藏南也拉香波穹隆早渐新世地壳深熔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J].
曾令森 ;
刘静 ;
高利娥 ;
谢克家 ;
文力 .
科学通报, 2009, 54 (03) :373-381
[10]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前陆断褶带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锑金多金属成矿作用 [J].
戚学祥 ;
李天福 ;
孟祥金 ;
于春林 .
岩石学报, 2008, 24 (07) :1638-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