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黄石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风暴沉积

被引:11
作者
杨宝忠
杨坤光
夏文臣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鄂东黄石地区; 下三叠统; 大冶组; 风暴沉积; 沉积序列; 丘状交错层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东黄石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灰岩中发育了典型的风暴沉积,风暴岩由砾屑灰岩、颗粒灰岩和泥灰岩组成,其中风暴沉积构造包括丘状交错层理、递变层理、砾屑的撕裂构造及水平层理等,不同层位具有不同的风暴沉积构造类型和组合特征。根据风暴沉积的岩石特征、构造类型、规模、组合特点,并结合沉积背景分析,风暴沉积序列可进一步分为深水远源型、过渡型和浅水近源型。大冶组一段风暴沉积具有深水远源特点,沉积环境为水体较深的外陆棚;大冶组二段风暴沉积具有过渡型特点,沉积环境为向上变浅的内陆棚;大冶组三、四段风暴沉积具有浅水近源特点,沉积环境为浅水陆棚至滨岸。大冶组沉积序列具有向上变浅的特点,沉积环境由深水陆棚逐渐向滨岸转变。风暴沉积的识别对重建鄂东黄石地区早三叠世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鄂东南地区早三叠世风暴沉积序列及其环境意义 [J].
张哲 ;
杜远生 ;
舒雪松 ;
曾雄伟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2) :29-34
[2]   徐州地区震旦系贾园组的风暴沉积 [J].
李壮福 ;
郭英海 .
古地理学报, 2000, (02) :19-28
[3]   湖北早三叠世大冶组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J].
沈忠悦 ;
方大钧 ;
谈晓冬 ;
王兆梁 ;
王朋岩 .
科学通报, 1998, (21) :2257-2264
[4]   湖北大冶沙田下三叠统菊石、双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J].
朱利东 ;
丁梅华 ;
刘华夏 .
地球科学, 1992, (03) :337-344+367
[5]  
长江三角洲地区风暴沉积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许世远著, 1997
[6]  
湘中早石炭世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邵龙义著, 1997
[7]  
湖北省岩石地层[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陈公信, 1996
[8]  
Ichnology of fair-weather and storm deposits in an Upper Cretaceous estuary (Eutaw Formation, western Georgia, USA)[J] . Charles E Savrda,Lynde L Nanson.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2003 (1)
[9]  
Paleomag- netism of early Triassic Daye Formation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2 Shen Zhongyue,Fang Dajun,Wang Pengyan,et 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