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枯落物持水与土壤渗透性能

被引:11
作者
霍小鹏 [1 ,2 ]
李贤伟 [1 ]
张健 [1 ]
张兴华 [3 ]
代杰 [1 ]
张良辉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 西南油气田公司安全环保与技术监督研究院
[3] 金堂县林业园林管理局
关键词
亚高山; 人工针叶林; 枯落物; 贮水量; 渗透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川西亚高山人工林水源涵养效益评价与林分结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对该区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针叶林类型林地枯落物蓄积量及其最大持水量、土壤贮水与渗透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林地枯落物蓄积量随林龄增大而增加,排序为:70 a云杉林(F)>40 a云杉林(C)>40 a云杉-落叶松林(E)>55 a云杉林(B)>40 a落叶松林(D)>桦木林(BF)>25 a云杉-落叶松林(A)>灌木林(SF)>裸露地(BL),林地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也呈相同的趋势。(2)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大,有机质与非毛管孔隙度逐渐减小,土壤pH、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变化趋势不明显。(3)在0~30 cm土层,滞留贮水量在363.2~703.7 t/hm2,排序为:E>C>F>SF>D>BF>B>A>BL;最大贮水量在1 229.4~2 315.4 t/hm2,排序为:SF>D>F>E>A>B>BF>C>BL。(4)在0~20 cm土层,初渗率在0.80~25.95 mm/min,排序为:C>D>E>BF>B>SF>F>A>BL;稳渗率在0.55~4.25 mm/min,排序为:BF>E>SF>A>B>F>D>C>BL。(5)各渗透率指标与土壤容重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有机质含量、非毛管孔隙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稳渗率与枯落物蓄积量显著正相关(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540 / 5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川西亚高山林区不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地被物及土壤持水特征 [J].
张远东 ;
刘世荣 ;
罗传文 ;
张国斌 ;
马姜明 .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627-635
[2]   川西亚高山几种天然林下苔藓层的持水特性 [J].
徐振锋 ;
胡庭兴 ;
张远彬 ;
王开运 ;
张力 ;
鲜骏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8, (S1) :112-116
[3]   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渗透性研究 [J].
刘广路 ;
范少辉 ;
漆良华 ;
肖复明 ;
吴继林 ;
陈孝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 (06) :44-47+56
[4]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地被物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J].
鲜骏仁 ;
张远彬 ;
胡庭兴 ;
王开运 ;
杨华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3) :47-51
[5]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不同植被类型坡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以秦岭南坡宁陕县寨沟小流域为例 [J].
杨英 ;
孙虎 ;
胡克志 ;
耿海波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2) :212-216
[6]   植被恢复模式对黑土贮水性能及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 [J].
柴亚凡 ;
王恩姮 ;
陈祥伟 ;
王庆彬 ;
周一杨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1) :60-64+73
[7]   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渗透性能研究 [J].
王鹏程 ;
肖文发 ;
张守攻 ;
潘磊 ;
史玉虎 ;
黄志霖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6) :51-55+104
[8]   大兴安岭岭南几种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水文功能研究 [J].
姜海燕 ;
赵雨森 ;
陈祥伟 ;
李为海 ;
朱万昌 ;
吕文博 ;
李小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3) :149-153+187
[9]   湘西北小流域典型植被恢复群落土壤贮水量与入渗特性 [J].
漆良华 ;
张旭东 ;
周金星 ;
周小玲 ;
田育新 ;
魏远 ;
吴建平 ;
柯裕洲 .
林业科学, 2007, (04) :1-8
[10]   浙江安吉主要林地类型土壤渗透性 [J].
刘道平 ;
陈三雄 ;
张金池 ;
谢莉 ;
姜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3) :493-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