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深部探测国际发展与我国现状综述

被引:61
作者
董树文 [1 ]
李廷栋 [1 ]
高锐 [2 ]
吕庆田 [3 ]
吴珍汉 [1 ]
陈宣华 [1 ]
周琦 [1 ]
刘刚 [1 ]
刘志强 [1 ]
梅琳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地球深部探测; 国际深部探测计划; 中国深部探测专项;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探测人类居住的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是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共同的奋斗目标。本文介绍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际地球探测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大陆反射地震探测计划(COCORP)、地球透镜计划(EarthScope),欧洲地球探测计划(EUROPROBE)、德国大陆反射地震计划(DEKORP)、英国反射地震计划(BIRPS)、意大利地壳探测计划(CROP)、瑞士地壳探测计划(NRP20),俄罗斯深部探测计划,加拿大岩石圈探测计划(LITHOPROBE),澳大利亚四维地球动力学计划(AGCRC)、澳大利亚玻璃地球计划(Glass-Earth)和澳大利亚地球探测计划(AuScope),简要概括了国际地球探测计划的成果,回顾了我国地球深部探测的历史与工作基础,简要论述了我国开展地壳探测计划的必要性,并介绍了近期启动的国家科学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的目标与"两网、两区、四带、多点"的工作部署,展望了我国地球深部探测发展的未来。
引用
收藏
页码:743 / 770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SinoProbe——中国深部探测实验 [J].
董树文 ;
李廷栋 .
地质学报, 2009, 83 (07) :895-909
[2]   雅鲁矿:一种金属碳化物新矿物 [J].
施倪承 ;
白文吉 ;
李国武 ;
熊明 ;
方青松 ;
杨经绥 ;
马喆生 ;
戎合 .
地质学报, 2009, 83 (01) :25-30
[3]   国际合作INDEPTH项目横穿青藏高原的深部探测与综合研究 [J].
赵文津 ;
吴珍汉 ;
史大年 ;
熊嘉育 ;
薛光琦 ;
宿和平 ;
胡道功 ;
叶培盛 .
地球学报, 2008, (03) :328-342
[4]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铬铁矿中的超高压矿物和新矿物(综述) [J].
杨经绥 ;
白文吉 ;
方青松 ;
戎合 .
地球学报, 2008, (03) :263-274
[5]   西秦岭—东昆仑及邻近地区地壳结构——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结果 [J].
张先康 ;
嘉世旭 ;
赵金仁 ;
张成科 ;
杨健 ;
王夫运 ;
张建狮 ;
刘宝峰 ;
孙国伟 ;
潘素珍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2) :439-450
[7]   西藏蛇绿岩豆荚状铬铁矿中简单氧化物矿物组合及其超高压成因 [J].
白文吉 ;
施倪承 ;
杨经绥 ;
方青松 ;
任玉峰 ;
戎合 ;
李国武 ;
马喆生 .
地质学报, 2007, (11) :1538-1549
[8]   印度板块岩石圈地幔向北俯冲到羌塘地体之下的远震P波层析成像证据 [J].
郑洪伟 ;
李廷栋 ;
高锐 ;
赵大鹏 ;
贺日政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5) :1418-1426
[9]   若尔盖与西秦岭地震反射岩石圈结构和盆山耦合 [J].
王海燕 ;
高锐 ;
马永生 ;
朱铉 ;
李秋生 ;
匡朝阳 ;
李朋武 ;
卢占武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2) :472-481
[10]   松潘地块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尺度的构造关系—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成果 [J].
高锐 ;
王海燕 ;
马永生 ;
朱铉 ;
李秋生 ;
李鹏武 ;
匡朝阳 ;
卢占武 .
地球学报, 2006, (05) :4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