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pH对黑鲷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36
作者
梅景良
马燕梅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 福建 福州
关键词
黑鲷; 胃; 肠; 肝胰脏; 消化酶; 温度; pH值;
D O I
10.19715/j.jmuzr.2004.03.007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黑鲷胃、肠及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3种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鲷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40℃和30℃;在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5.0和4.0,均在酸性范围;而在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是7.0,7.0,7.5和7.5,7.0,7.0,且均为中性或弱碱性.并且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黑鲷不同组织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胃>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胰脏>肠>胃;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肠>肝胰脏>胃.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牙鲆体内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J].
王宏田 ;
张培军 .
海洋与湖沼, 2002, (05) :472-476
[2]   银鲫消化酶的研究 [J].
沈文英 ;
寿建昕 ;
金叶飞 ;
祝尧荣 ;
钱伟平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2, (03) :193-198
[3]   黄鳝不同生长阶段消化器官及其消化酶的变化 [J].
戴贤君 ;
舒妙安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2, (02) :113-116
[4]   史氏鲟消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J].
伍莉 ;
陈鹏飞 ;
陈建 ;
不详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02) :179-181+189
[5]  
活性微生物、pH值、温度对淡水白鲳主要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J].陈章宝;郑曙明;丁健康;万顺东;周晓扬.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S1
[6]   鱼类消化酶的活性及环境条件的影响 [J].
周景祥 ;
陈勇 ;
黄权 ;
孙云农 .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70-73+83
[7]   温度、pH值对南方大口鲶、长吻鮠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J].
叶元土 ;
林仕梅 ;
罗莉 ;
杨思华 ;
陈文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8, (02) :19-25
[8]   鳜鱼、青鱼、草鱼、鲤、鲫、鲢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J].
吴婷婷 ;
朱晓鸣 .
中国水产科学, 1994, (02) :10-17
[9]   草鱼、鲤、鲢、鳙和尼罗罗非鱼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初步探讨 [J].
倪寿文 ;
桂远明 ;
刘焕亮 .
动物学报, 1993, (02) :160-168
[10]   草鱼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初步研究 [J].
黄耀桐 ;
刘永坚 .
水生生物学报, 1988, (04) :328-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