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

被引:17
作者
黄耘 [1 ]
李清河 [2 ]
孙业君 [2 ]
金淑梅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江苏省地震局
关键词
江苏及邻区; 地壳上地幔结构; 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3.2 [地壳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根据江苏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和人工地震研究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下扬子地区、郯庐断裂带、大别山东段、苏鲁地块等地区,介绍了利用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层析成像及其它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对这一地区的深部构造研究结果。其中下扬子地区莫霍面的深度为28~33 km,横向不均匀,由西向东逐渐减薄;大别—苏鲁地区地表超高压变质带地壳波速特征主要表现在上地壳顶部的高速层,其厚度一般小于10 km;苏鲁地块地壳厚度约在32~33 km之间,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大别山地区沿造山带方向莫霍面变化平缓,地壳厚度33 km左右;横穿造山带方向起伏变化较大,莫霍面最深达41 km左右。天然层析成像研究范围大,分辨率较低。大别苏鲁地区人工地震测深工作较深入,但调查范围较小,主要在浅层,认识相对局部,有待于面上的大范围深部结构图像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69 / 3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场址区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J].
王有学 ;
姜枚 ;
韩国华 .
地球科学, 2004, (06) :667-673
[2]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圈的地震组构 [J].
杨文采 ;
杨午阳 ;
金振民 ;
程振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4) :307-319
[3]   江苏东海大陆钻址区层析成像 [J].
钱辉 ;
宿和平 ;
姜枚 ;
薛光琦 ;
刘文 .
地质学报, 2004, (01) :139-144
[4]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三维地震资料的初步解释 [J].
杨文采 ;
杨午阳 ;
程振炎 .
岩石学报, 2004, (01) :127-138
[5]   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与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俯冲折返机制探讨 [J].
赵志新 ;
徐纪人 ;
许志琴 .
岩石学报, 2004, (01) :157-164
[6]   苏鲁造山带区域地壳山根结构特征 [J].
徐纪人 ;
赵志新 .
岩石学报, 2004, (01) :149-156
[7]   中国科学深钻选址地球物理调查与大别苏鲁岩石圈 [J].
杨文采 ;
程振炎 ;
张春贺 .
地球学报, 2003, (05) :391-404
[8]   宽频地震方法技术在地震探测工作中的应用 [J].
姜枚 ;
王有学 ;
宿和平 .
地质通报, 2003, (07) :536-539
[9]   大陆深俯冲带的地壳速度结构——东大别造山带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研究 [J].
刘福田 ;
徐佩芬 ;
刘劲松 ;
尹周勋 ;
秦建业 ;
张先康 ;
张成科 ;
赵金仁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3) :366-372
[10]   大别苏鲁地区层状地幔反射体及其解释 [J].
杨文采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2) :191-19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