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ka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记录的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

被引:11
作者
刘升发 [1 ,2 ]
石学法 [1 ,2 ]
刘焱光 [1 ,2 ]
吴永华 [1 ,2 ]
乔淑卿 [1 ,2 ]
杨刚 [1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东海内陆架; 泥质区; 常量元素; 沿岸流; 古气候; 东亚冬季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070903 ;
摘要
通过对位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中部的MZ02柱样岩芯进行粒度、常量元素、AMS14C分析,获得了粒度和常量元素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线。结果表明,近2 ka以来研究区沉积环境稳定,以沿岸流控制的浅海沉积为主,沉积物中CaO/K2O,MgO/Al2O3和MnO/Na2O比值的变化与我国东部气候变化序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这些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可以作为古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替代性指标。近2 ka以来CaO/K2O、MgO/Al2O3和MnO/Na2O共同识别出的7次极值揭示了同期的降温事件,分别发生在~1 480 a BP(C1),~1 200 a BP(C2),~1 020 a BP(C3),~780 a BP(C4),~580 a BP(C5),~330 a BP(C6),~120 a BP(C7),且在其他区域不同介质中也能找到相应的降温证据,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区域性以至全球性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中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季风的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记录 [J].
刘升发 ;
石学法 ;
刘焱光 ;
乔淑卿 ;
杨刚 ;
方习生 ;
吴永华 ;
李朝新 ;
李小艳 ;
朱爱美 ;
高晶晶 .
科学通报, 2010, 55 (14) :1387-1396
[2]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J].
刘升发 ;
石学法 ;
刘焱光 ;
朱爱美 ;
宋晓红 .
海洋科学进展, 2010, 28 (01) :80-86
[3]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速率 [J].
刘升发 ;
石学法 ;
刘焱光 ;
朱爱美 ;
杨刚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 (06) :1-7
[4]   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的物源分析 [J].
肖尚斌 ;
李安春 ;
刘卫国 ;
赵家成 ;
徐方建 .
自然科学进展, 2009, 19 (02) :185-191
[5]   南海北部191柱状沉积物主元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J].
赵宏樵 ;
韩喜彬 ;
陈荣华 ;
初凤友 ;
高水土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8, 30 (06) :85-93
[6]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近2300a来环境敏感粒度组分记录的东亚冬季风变化 [J].
向荣 ;
杨作升 ;
YSaito ;
郭志刚 ;
范德江 ;
李云海 ;
肖尚斌 ;
石学法 ;
陈木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7) :654-662
[7]   过去2000a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幅与周期 [J].
葛全胜 ;
郑景云 ;
刘健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3) :108-112
[8]   东海内陆架沉积气候信息的端元分析模型反演 [J].
张晓东 ;
许淑梅 ;
翟世奎 ;
张怀静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2) :25-32
[9]   近8ka东亚冬季风变化的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记录 [J].
肖尚斌 ;
李安春 ;
陈木宏 ;
刘敬圃 ;
蒋富清 ;
李铁刚 ;
谢强 ;
向荣 ;
陈忠 .
地球科学, 2005, (05) :573-581
[10]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粒度组分变化的古环境应用 [J].
向荣 ;
杨作升 ;
郭志刚 ;
Saito Y. ;
范德江 ;
肖尚斌 ;
陈木宏 .
地球科学, 2005, (05) :58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