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壳色素的提取、纯化及稳定性

被引:49
作者
李永祥 [1 ]
詹少华 [2 ]
蔡永萍 [1 ]
林毅 [1 ]
樊洪泓 [1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皖西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关键词
色素; 稳定性; UV光谱; 板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64.4 [食用色素];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083203 ;
摘要
该文以板栗壳为材料,研究板栗壳色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及纯化色素的稳定性,为板栗壳色素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易溶于碱性水溶液,不溶或难溶于非极性溶剂。用1%的NaOH提取色素,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分别萃取3次后获得粗提色素,粗提色素经醇沉、酸沉及重结晶法三种方法纯化后通过薄层层析证明色素纯度较高。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纯化色素的0.01%水溶液在223nm和264nm处有明显吸收峰,0.01%甲醇溶液在218m和264nm处有明显吸收峰,推测板栗壳色素含有苯环及酚羟基。纯化色素的稳定性试验表明,色素264nm处吸光度对pH值较敏感,510nm处吸光度在pH为2.0至6.0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pH为8.0至14.0时变化不大,pH=10.0条件下测定510nm处吸光度可以作为色素定量的方法;不同金属离子对色素有不同影响;色素对光、热、氧化剂及还原剂的耐受力较强。
引用
收藏
页码:298 / 3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酮类化合物.[M].(英)哈本(J.B.Harborne)编;戴伦凯译;.科学出版社.1983,
[2]   板栗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J].
蔡荣 ;
虢佳花 ;
祁春节 .
中国果菜, 2007, (01) :52-53
[3]   天然色素的资源和应用 [J].
邓祥元 ;
王淑军 ;
李富超 ;
秦松 .
中国调味品, 2006, (10) :49-53
[4]   板栗壳天然色素的抑菌和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J].
吴雪辉 ;
张远志 ;
秦慧慧 ;
成莲 .
食品科技, 2006, (06) :133-136
[5]   板栗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Ⅰ [J].
杨小胡 ;
石雪晖 ;
王贵禧 .
湖南林业科技, 2004, (06) :73-76
[6]   天然棕色棉色素提取、纯化及其UV光谱研究 [J].
詹少华 ;
林毅 ;
蔡永萍 ;
汪曙 .
激光生物学报, 2004, (05) :324-328
[7]   板栗壳天然棕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J].
吴雪辉 ;
黄敏胜 ;
张远志 ;
谢治芳 ;
谢正生 .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4, (03) :9-13
[8]   板栗壳食用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J].
吴雪辉 ;
黄敏胜 ;
张远志 ;
黄永芳 ;
谢治芳 .
食品科技, 2004, (04) :57-59
[9]   板栗沙藏腐烂机理研究 [J].
谭正林 ;
王清章 ;
彭光华 ;
谭燕保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2) :217-219
[10]   板栗壳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J].
赵德义 ;
高文海 ;
花成文 ;
苟小峰 ;
李春隆 .
陕西林业科技, 2003, (02)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