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大鲵油的脂肪酸组成,并研究大鲵油抗氧化和流变学行为,提供大鲵油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大鲵油的脂肪酸组成;Schaal烘箱法(63±1)℃研究大鲵油的抗氧化特性;流变仪测定大鲵油和花生油不同配比(100∶0,752∶5,50∶50,25∶75,0∶100)的黏度和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变化情况。GC-MS分析结果表明:大鲵油主要含13种脂肪酸(24.2%C18∶1,15.4%C16∶0,13.7%C16∶1,8.2%C182∶,6.7%C20∶5,4.5%C18∶3,4.3%C22∶6,3.0%C14∶1,2.8%C18∶0,2.6%C22∶5,2.2%C20∶4,2.0%C170∶,1.9%C17∶1),饱和脂肪酸(SFA)为20.2%,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为42.8%,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28.5%,ω-6型PUFA为13.0%,ω-3型PUFA为15.5%。Schaal烘箱法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化剂二丁基对甲苯酚(BHT)、没食子酸丙酯(PG)、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大鲵油均有抗氧化作用,其中特丁基对苯二酚抗氧化效果较佳。流变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鲵油及其与花生油75∶25、25∶75配比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变化不大,二者50∶50的配比黏度显著降低,大鲵油及其和花生油不同配比呈牛顿流体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