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等级与植被碳储量的相关性研究——以顶坛小流域为例

被引:2
作者
谭晋 [1 ,2 ]
容丽 [1 ,3 ]
熊康宁 [1 ,2 ]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2] 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3]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石漠化治理; 碳储量; 相关性; 贵州;
D O I
10.16614/j.cnki.issn1004-5570.2013.03.012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贞丰-关岭花江示范区内的顶坛小流域8个石漠化样地进行监测。计算得出各样地内的草本层与灌木层碳储量,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石漠化治理过程中,植被恢复初期,草本层碳储量、灌木层碳储量与不同等级石漠化存在相关性,其中与草本层相关性较弱(F=14.087,P<0.05),与灌木层碳储量相关性较强(F=165.818,P<0.05);灌木层碳储量与石漠化等级表现出显著负相关,但是草本层并不存在这一规律,由此可见,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过程是一个波动式上升的过程;对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碳储量的平均值进行比较,随时间增长及石漠化等级的降低都呈现碳储量增长的趋势。其中轻度石漠化增长最快,石漠化治理的碳汇效益最明显。石漠化治理是一个碳汇的过程,长期的石漠化治理工程必将产生巨大的固碳曾汇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108 +1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生物量研究 [J].
杨汉奎 ;
程仕泽 .
生态学报, 1991, (04) :307-312
[2]   中国南方表层岩溶系统的碳循环及其生态效应 [J].
蒋忠诚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16-324
[3]   人为干扰与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及评价研究 [J].
喻理飞 ;
朱守谦 ;
叶镜中 ;
魏鲁明 ;
陈正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5) :529-532
[4]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建群种的含碳率分析 [J].
马钦彦 ;
陈遐林 ;
王娟 ;
蔺琛 ;
康峰峰 ;
曹文强 ;
马志波 ;
李文宇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100-104
[5]   贵阳二环林带主要造林树种碳汇研究 [J].
贺红早 ;
贺瑞坤 ;
段旭 ;
陈训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2) :10270-10271+10293
[6]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固碳增汇效应研究——基于实地监测数据的分析 [J].
陈伟杰 ;
熊康宁 ;
任晓冬 ;
周文龙 .
中国岩溶, 2010, 29 (03) :229-238
[7]   喀斯特适生植物固碳增汇策略 [J].
吴沿友 .
中国岩溶, 2011, (04) :461-465
[8]   鄂尔多斯沙地油蒿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J].
王庆锁,李博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4) :347-353
[9]   林分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以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 [J].
张林 ;
黄永 ;
罗天祥 ;
戴强 ;
邓坤枚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 (02) :170-178
[10]  
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GIS典型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熊康宁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