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及控油气作用

被引:14
作者
王芝尧 [1 ]
卢异 [1 ]
刘志英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构造样式; 配置关系;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歧口凹陷地质构造样式分析入手,结合构造动力学机制,探讨其对输导体系和储集体系的影响,进而影响油气成藏。结果表明:歧口凹陷古近系北西—南东方向多次凹复式箕状断陷结构和南北方向歧口主凹双断复式地堑结构,主要受沧东伸展断裂系统和歧口伸展断裂系统的控制,在平面上形成了多凸多凹、凹隆相间的构造古地貌格局,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空间;歧口凹陷构造样式控藏影响,体现为:在油气运移时,主干断层控制油藏形成,次级断层改造油气分布,形成优势输导体系;在油气聚集时,有利储集相带发育,构造坡折带发育,有利圈闭发育。结合前人对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提出4种成藏模式的认识,即:陡坡带成藏模式、缓坡带成藏模式、断阶带近源成藏模式、盆内坡折带成藏模式。优选了勘探目标区,经钻探实例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冀中廊固凹陷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与成藏模式
    王宗礼
    罗强
    李胜利
    李向阳
    谢京
    赵磊
    崔庆庆
    [J]. 现代地质, 2011, 25 (06) : 1137 - 1144
  • [2] 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高渐珍
    薛国刚
    慕小水
    万晶
    祁登峰
    [J]. 断块油气田, 2011, 18 (06) : 691 - 695
  • [3] 冀中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
    刘华
    蒋有录
    徐昊清
    张永丰
    [J]. 石油学报, 2011, 32 (06) : 928 - 936
  • [5] 塔南凹陷岩性油藏成藏条件与4种成藏模式附视频
    刘绍军
    李强
    李红英
    张湘娟
    王立东
    [J]. 地质科学, 2011, (04) : 1106 - 1118
  • [6]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古近系坡折体系聚砂控藏机制分析
    周立宏
    蒲秀刚
    周建生
    肖敦清
    陈长伟
    王书香
    侯志
    林常梅
    夏彦渊
    [J].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 (04) : 371 - 377
  • [7] 渤海湾盆地霸县凹陷输导体系与新近系油气运聚特征
    卢学军
    刘华
    王建瑞
    张永丰
    蓝宝锋
    [J]. 石油实验地质 , 2010, (03) : 258 - 261
  • [8] 环渤中地区新构造运动期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
    周心怀
    牛成民
    滕长宇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4) : 469 - 475+482
  • [9] 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多元控油—主元成藏”特征
    刘震
    赵阳
    杜金虎
    肖伟
    金博
    许晓明
    梁全胜
    郝琦
    [J]. 地质科学, 2006, (04) : 612 - 635
  • [10] 华北盆地南部构造样式分析
    梁积伟
    解东宁
    何明喜
    王志战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5) : 414 - 417+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