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多源资料观测分析

被引:42
作者
李聪
姜有山
姜迪
李力
张蓬勃
机构
[1] 南京市气象局
关键词
冰雹; 微波辐射计; 风廓线雷达; 激光雨滴谱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 [探测技术与方法]; P458.12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和雨滴谱仪等观测资料,对2015年4月28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冰雹天气进行了分析,探讨新型探测资料在冰雹监测预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华北冷涡后部冷空气南下,与低层暖湿气流交汇,是产生这次冰雹的天气背景;高空冷平流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使得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不稳定层结;地面辐合中心及辐合线是降雹的触发机制。(2)微波辐射计监测显示,降雹期间冰雹云中上升气流将底层空气的感热和潜热向上输送,导致2 km以上大气有明显升温,由于低层水汽聚集及冰雹在近地层融化造成降雹时近地层相对湿度、水汽密度增大。冰雹发生在云液态水含量快速增长的波峰上,对冰雹的发生具有较好指示意义。(3)对比南京3站风廓线雷达资料表明各站上空环境风场存在一定差异,六合地区降雹前6 km高度高空急流有利于六合上空形成有利的辐散形势,降雹时0~6 km存在较深厚的垂直风切变,配合地面中尺度低压,降雹最为强烈;南京站降雹时,对流层中下层有一槽过境,而高淳地区冰雹由近地面垂直风切变激发。(4)六合站、高淳站雨滴谱仪分析表明不同降水相态对应的滴谱特征有差异,两站雨滴谱型分别呈指数型、多峰型分布。高淳站雨滴谱仪监测到直径达到15 mm的冰雹粒子,六合站冰雹直径最大为5 mm。两站速度谱大致为单峰型,在较强降水时刻,粒子下落峰值速度在3~4 m·-1。(5)影响六合的超级单体存在钩状回波、回波悬垂、三体散射等雷达回波中尺度特征,地面中尺度低压系统、中低层的中气旋及高层的辐散环流配置造成了雹云中维持较强的旋转上升气流,有利于出现大冰雹。
引用
收藏
页码:1084 / 10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2014年3.19台州冰雹过程中尺度分析 [J].
黄晓龙 ;
高丽 .
气象, 2016, 42 (06) :696-708
[2]   江苏沿江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J].
徐芬 ;
郑媛媛 ;
肖卉 ;
慕熙昱 .
气象, 2016, 42 (05) :567-577
[3]   安徽地区春夏季冰雹云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J].
鲁德金 ;
陈钟荣 ;
袁野 ;
吴林林 .
气象, 2015, 41 (09) :1104-1110
[4]   风廓线雷达和地基微波辐射计在冰雹天气监测中的应用 [J].
黄治勇 ;
周志敏 ;
徐桂荣 ;
张文刚 ;
王钰 .
高原气象, 2015, 34 (01) :269-278
[5]   山东一次暴雨过程的云降水微物理特征分析 [J].
周黎明 ;
王庆 ;
龚佃利 ;
李芳 .
气象, 2015, 41 (02) :192-199
[6]   “2012.4.11”两个强降雹超级单体特征分析 [J].
陈秋萍 ;
陈齐川 ;
冯晋勤 ;
黄铃光 .
气象, 2015, 41 (01) :25-33
[7]   滇中地区冰雹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及闪电活动特征分析 [J].
周泓 ;
段玮 ;
赵爽 ;
王宝 .
气象, 2014, 40 (09) :1132-1144
[8]   海南一次罕见强冰雹过程环境条件与超级单体演变特征分析 [J].
郑艳 ;
李云艳 ;
蔡亲波 ;
程守长 .
暴雨灾害, 2014, 33 (02) :163-170
[9]   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对咸宁两次冰雹天气的观测分析 [J].
黄治勇 ;
徐桂荣 ;
王晓芳 ;
唐永兰 .
气象, 2014, 40 (02) :216-222
[10]   2009—2010年梅雨锋暴雨雨滴谱特征 [J].
陈磊 ;
陈宝君 ;
杨军 ;
濮江平 ;
刘慧娟 ;
高正华 .
大气科学学报, 2013, 36 (04) :48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