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性质认定与制度完善

被引:53
作者
彭中遥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国家环境保护义务; 特殊类型的环境民事诉讼; 制度完善;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9.01.017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的完善路径取决于诉讼性质的认定。囿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存在公私法交织的复杂局面,学界出现了颇具争议的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性质的四种学说。然而,这些学说不仅存在逻辑无法自洽、理论自相矛盾的困境,而且不符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最新趋势。为此,有必要跳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框架,将宪法层面的国家环境保护义务作为行政机关提起诉讼的理论基础,将填补生态环境损害、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作为诉讼的价值取向,进而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认定为一种特殊的环境民事诉讼类型。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的完善路径而言,强调政府行政监管与索赔诉讼的优化适用是前提要件,注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有效整合是核心趋向,重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具体规则的构建是关键抓手。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4869703464087459&wfr=spider&for=pc.2018,
[2]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宪法解释的视角 [J].
陈海嵩 .
东方法学, 2018, (06) :20-27
[4]   论检察机关在涉海“公益维护”诉讼中的主体地位 [J].
竺效 ;
梁晓敏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8, (05) :17-26
[5]   生态环境损害政府索赔的路径选择 [J].
张梓太 ;
李晨光 .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16-122
[6]   环境宪法的新发展及其规范阐释 [J].
张翔 .
法学家, 2018, (03) :90-97+193
[7]   关于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的几个问题 [J].
张梓太 ;
李晨光 .
南京社会科学, 2018, (03) :94-99
[9]   省级政府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制度困境与规范路径 [J].
郭海蓝 ;
陈德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3) :86-94
[10]   论行政机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正当性与可行性 [J].
梅宏 ;
胡勇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3 (05) :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