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研发及质量分析

被引:7
作者
胡咏梅 [1 ]
杨素红 [2 ]
卢珂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3]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青少年; 科学素养; 测评框架; 质量分析;
D O I
10.16477/j.cnki.issn1674-2311.2012.03.012
中图分类号
G633.98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监测和评估青少年科学素养是对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教学质量以及课内外科技教育活动实施效果的直接考察,研发测评工具已成为国内科学教育界十分紧迫的任务。借鉴PISA2006的科学素养测评框架,并参照我国基础教育科学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构建了针对我国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测评框架并编制了测评试卷。大规模施测的结果表明,该测评框架及试卷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科协发布——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 [J].
王以芳 ;
房瑞标 .
科协论坛, 2010, (12) :30-30
[2]   上海青少年科学素养调查报告 [J].
秦浩正 ;
钱源伟 .
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4) :31-35
[3]   区域人口科学素养研究——以四川分区域人口科学素养调查分析为例 [J].
王学义 ;
曾祥旭 .
人口与经济, 2008, (03) :1-7
[4]   新旧科学课程对初中生科学素养影响的比较研究 [J].
胡卫平 ;
杨环霞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07) :58-61
[5]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述评 [J].
蔡铁权 .
全球教育展望, 2007, (01) :84-89
[6]   中美科学教育目标的比较研究——基于《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和我国《2049行动计划》的思考 [J].
代建军 ;
谢利民 .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 (09) :17-21
[7]   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与分析研究 [J].
冯明 ;
蔡其勇 ;
付国经 .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6) :90-92
[8]   "科学素养"之概念辨析 [J].
郭元婕 .
比较教育研究, 2004, (11) :12-15
[9]   科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和我们的认识 [J].
袁运开 .
全球教育展望, 2002, (02) :12-16
[10]  
现代医学统计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方积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