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15
作者
郝杰
姜洁
毛婷
孙晓冬
机构
[1]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
关键词
代谢组学; 食品安全; 掺假鉴别; 产地溯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01.6 [食品安全与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代谢组学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临床诊断、环境保护和植物育种等工作中。随着食品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常规的符合性检验出现局限性的情况下,代谢组学技术显示出了巨大应用潜力,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食品掺假及品质鉴别、食品产地溯源以及转基因食品安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组学技术具有高通量、高准确性、全景分析、技术灵活等特点,可以作为现行食品安全评价标准的有力补充,也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疑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概念、分类、研究平台和统计方法。重点阐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控中的应用,为后续相关领域内的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587 / 25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基于代谢组学的食品真实属性鉴别研究进展 [J].
俞邱豪 ;
张九凯 ;
叶兴乾 ;
陈颖 .
色谱, 2016, (07) :657-664
[2]   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J].
陈黛安 ;
叶央芳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42 (03) :256-261
[3]   组学技术在鉴定及预测猪肉质量特性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 [J].
刘昊天 ;
李媛媛 ;
孔保华 .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37 (13) :381-385
[4]   食品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J].
邓美林 ;
夏永鹏 ;
赵博 ;
屠大伟 ;
杨小珊 .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5, 51 (06) :95-99
[5]   代谢组学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 [J].
胡传芹 ;
曹学丽 .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 6 (10) :4070-4074
[6]   我国食品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J].
董庆利 ;
王海梅 ;
Pradeep K MALAKAR ;
刘箐 ;
宋筱瑜 ;
田明胜 ;
陆冉冉 .
食品科学, 2015, 36 (11) :221-229
[7]   转录组学及其在蔬菜学上应用研究进展 [J].
廉洁 ;
张喜春 ;
谷建田 .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08) :118-122
[8]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J].
宋欢 ;
王坤立 ;
许文涛 ;
贺晓云 ;
罗云波 ;
黄昆仑 .
食品科学, 2014, 35 (15) :295-303
[9]   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J].
王晨光 ;
许文涛 ;
黄昆仑 ;
罗云波 .
食品科学, 2014, 35 (21) :297-305
[10]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猪肉新鲜度等级研究 [J].
郭培源 ;
林岩 ;
付妍 ;
王昕琨 ;
袁芳 ;
许冠男 .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3, 50 (03) :18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