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及其教育研究应用前景探析

被引:46
作者
刘菊 [1 ]
戴军 [2 ]
解月光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吉林省教育学院
[3] 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关键词
自组织理论; 系统科学; 新三论; 关联主义; 认知结构;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2.01.008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自组织理论包括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混沌理论,是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研究成果。在教育技术领域内,教学设计的产生直接得益于系统科学研究的第一阶段成果——"老三论",遂将其置于四大理论基础中的首位。近几年,后现代课程研究中已经率先引入了自组织理论分析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领域引介与应用这一重要的科学研究思想方法也势在必行。当前引入与借鉴的落脚点,主要表现在自组织理论为数字化学习理论——关联主义(Connectivism),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协同学习、协作学习提供核心理论支撑,并对整个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面。如果在一个更开阔的研究视野下看待自组织理论与教育技术研究的结合,发现人脑(或认知结构)中知识的自组织演化问题也很有研究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教育研究中的系统科学进展与应用 [J].
刘菊 ;
钟绍春 ;
解月光 .
远程教育杂志, 2011, 29 (01) :26-32
[2]   网络时代学习理论的新发展——连接主义 [J].
刘菊 ;
钟绍春 .
外国教育研究, 2011, 38 (01) :34-38
[3]   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下) [J].
何克抗 .
电化教育研究, 2010, (06) :39-54+77
[4]   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上) [J].
何克抗 .
电化教育研究, 2010, (05) :5-19
[5]   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 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 [J].
何克抗 .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01) :7-18
[6]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及其多场学习效果研究 [J].
王佑镁 ;
祝智庭 .
现代教育技术, 2009, 19 (12) :35-41
[7]   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 [J].
祝智庭 ;
王佑镁 ;
顾小清 .
中国电化教育, 2006, (04) :5-9
[8]   协作学习的系统观 [J].
黄荣怀 ;
刘黄玲子 ;
不详 .
现代教育技术 , 2001, (01) :30-34+41
[9]   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学习 [J].
赵剑 ;
靳玉乐 .
电化教育研究, 2000, (04) :48-52
[10]   论创造性思维的自组织机制 [J].
庞海波 .
心理科学, 2000, (02) :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