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2011年梅汛期两次强降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5
作者:
沈晓玲
机构:
[1] 浙江省绍兴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强降雨;
梅雨锋;
干冷空气;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2.06.019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用NCEP 2.5°×2.5°的日平均资料和实况雨量资料,对2011年梅雨期中两次强降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200hPa西风急流在长江中下游上空的位相相反,前者处于高压脊底部的偏西气流,后者处于槽前的西南气流。500hPa高纬地区的两槽一脊型位置不同,前者南支槽比较浅,而后者比较深。700hPa前者江淮切变线是偏北风与西南风构成的切变线,而后者是偏东风与西南风构成的切变线。②前者的水汽由孟加拉湾的偏西气流和副高西侧的东南气流共同提供,而后者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的偏西气流。③梅雨锋结构主要表现为湿度对比、温度梯度较小,锋区都有先北抬后南压的过程,前者锋区位置偏南,北抬后稳定维持时间长,而后者锋区位置偏北,稳定维持的时间短。前者干冷空气低层弱,高层强,主要来源于对流层中高层,同时锋面北侧没有明显的冷空气补充,而后者干冷空气主要来源于对流层高层,同时锋面北侧还存在冷锋锋区。
引用
收藏
页码:983 / 98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