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部浅层地壳一维剪切波速度结构初步研究

被引:12
作者
谢军 [1 ]
倪四道 [2 ]
曾祥方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 中国科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动力大地测量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面波频散; 剪切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2010年1月31日四川盆地中部的遂宁发生了M5.0地震,四川盆地内部的台站观测到了很强的短周期面波波形数据。本文对地震数据的Rayleigh波和Love波提取基阶群速度频散曲线并反演得到四川盆地中部浅层地壳一维剪切波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中部近地表剪切波平均速度约为2km/s,并且随深度逐渐增加,地壳深度在10km左右时,剪切波速度达到了3.5km/s。此结果适用于四川盆地中部以西,从遂宁到龙泉山附近,而四川盆地东部,从遂宁到华蓥山断裂不适用。该结果可为龙门山断裂附近的三维结构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强地面运动计算和区域内地震定位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一个发生在沉积盖层里的破坏性地震:2010年1月31日四川遂宁-重庆潼南地震 [J].
罗艳 ;
倪四道 ;
曾祥方 ;
谢军 ;
陈颙 ;
龙锋 .
科学通报, 2011, (02) :147-152
[2]   面波频散反演地下层状结构的蚁群算法 [J].
翟佳羽 ;
赵园园 ;
安丁酉 .
物探与化探, 2010, 34 (04) :476-481
[3]   龙门山周边地区地震波速度结构的有限频率反演 [J].
万柯松 ;
倪四道 ;
赵里 .
国际地震动态, 2010, (06) :16-16
[4]   天然地震频率范围内首都圈地区近地表S波速度结构附视频 [J].
沈伟森 ;
罗艳 ;
倪四道 ;
崇加军 ;
陈颙 .
地震学报, 2010, (02) :137-146+256
[5]   龙门山及其邻近地区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J].
徐朝繁 ;
潘纪顺 ;
王夫运 ;
田小峰 ;
冯建林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8, 28 (06) :31-37
[6]   利用地脉动探测北京城区的地震动场地响应 [J].
陈棋福 ;
刘澜波 ;
王伟君 ;
Eric Rohrbach .
科学通报, 2008, (18) :2229-2235
[7]   四川盆地复合盆山体系的结构构造和演化 [J].
沈传波 ;
梅廉夫 ;
徐振平 ;
汤济广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3) :288-299
[8]   中国西部及其邻域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 [J].
徐果明 ;
姚华建 ;
朱良保 ;
沈玉松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1) :193-208
[9]   利用多重滤波方法提取面波频散曲线 [J].
周青云 ;
何永峰 ;
靳平 ;
廖桂生 .
西北地震学报, 2006, (01) :46-50
[10]   川中低缓构造成因 [J].
秦启荣 ;
苏培东 ;
李乐 ;
刘莉萍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1) :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