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高路堤下多年冻土热状态分析

被引:12
作者
祁长青 [1 ]
吴青柏 [2 ]
施斌 [3 ]
吴继敏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南京大学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土力学; 热状态; 青藏铁路; 多年冻土上限; 融化指数; 冻结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212.22 [地质地理勘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青藏铁路高路堤下多年冻土热状态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选取北麓河试验段3个不同高度(3.0,4.2,5.0m)的路基监测断面,对其多年冻土的地温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稍高路堤的修筑有助于多年冻土上限的抬升,在经过2个冻融循环以后,试验路基下多年冻土上限抬升了0.3~0.7m,说明高路堤对多年冻土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路堤的高度也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路堤反而会造成工程效果下降,因此需要选择合理的路基高度。从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高路堤的修筑也存在着潜在的不利方面。由于高路基的表面年平均气温要高于天然地表,路基表面的融化期较天然地表长而冻结期较天然地表短,同时路基表面的地温在融化期较天然地表高而在冻结期则与天然地表基本相当,造成路基表面融化指数大于天然地表而冻结指数要小于天然地表。高路基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路基填土在阻止暖季热量向下传导的同时也阻碍了寒季冷量向多年冻土的补给,导致多年冻土上限的抬升主要靠下部冻土的冷量消耗来维持。监测结果显示,高路基铺设后,上限以下多年冻土有明显的升温。这些将为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带来潜在的不利影响。通过对原天然地表下冻土温度变化过程的分析,得出路基对下伏冻土温度的影响范围在原天然地表下10.0m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4518 / 45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合理路堤高度研究 [J].
张建明 ;
章金钊 ;
刘永智 .
中国铁道科学, 2006, (05) :28-34
[2]   青藏铁路块石气冷结构路堤下冻土温度场变化分析 [J].
马巍 ;
吴青柏 ;
程国栋 .
冰川冻土, 2006, (04) :586-595
[3]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温度场三维非线性分析 [J].
盛煜 ;
温智 ;
马巍 ;
吴基春 .
铁道学报, 2006, (01) :125-130
[4]   青藏铁路块石路基结构的冷却效果监测分析 [J].
吴青柏 ;
赵世运 ;
马巍 ;
刘永智 ;
张鲁新 .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12) :1386-1390
[5]   通风管、抛碎石和保温材料保护冻土路堤的工程效果分析 [J].
吴志坚 ;
马巍 ;
盛煜 ;
牛富俊 ;
孙志忠 .
岩土力学, 2005, (08) :1288-1293
[6]   铺设保温材料的通风路基三维温度场数值分析 [J].
刘志强 ;
赖远明 ;
张学富 ;
张淑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4) :2537-2543
[7]   自动温控通风路基应用效果分析 [J].
俞祁浩 ;
程国栋 ;
牛富俊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4) :4221-4228
[8]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临界高度数值计算分析 [J].
张明义 ;
张建明 ;
赖远明 .
冰川冻土, 2004, (03) :312-318
[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原则及其应用 [J].
窦明健 ;
胡长顺 .
冰川冻土, 2001, (04) :402-406
[10]   多年冻土地区线性工程建设 [J].
程国栋 ;
何平 .
冰川冻土, 2001, (03) :21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