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鲳鱼冷藏期间优势腐败菌的多样性变化

被引:28
作者
蓝蔚青
谢晶
周会
张琛杰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鲳鱼; 不同时期; 冷藏; 优势腐败菌; 微生物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4.4 [水产食品加工与保藏];
学科分类号
083204 ;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时期冷藏鲳鱼(Pampus argenteus)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p H值、微生物指标与主要微生物菌群的变化规律。方法:冷藏(4±1)?℃条件下,以感官评定、p H值与菌落总数为品质评价指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结合生理生化鉴定法分别对冬、春两个时期的鲳鱼进行优势腐败菌的变化规律研究。将经细菌培养与分离纯化得到单菌落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再通过生理生化鉴定与革兰氏染色,初步得到菌落种类,对单菌落进行DNA提取与PCR扩增并测序。结果:冬季样品获得12种菌株,春季样品获得9种菌株。贮藏末期时,冬季样品中优势腐败菌的种类与比例分别为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p.)21.51%、草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16.13%、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52.68%与热杀索丝菌(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9.68%;春季样品为草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8.62%、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64.66%与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26.72%。结论:冬、春时期中冷藏鲳鱼贮藏期间优势腐败菌的种类基本一致,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但在细菌种类与比例上存在差异,冬季样品的微生物种类较春季丰富。贮藏期间,随着荧光假单胞菌所占比例的增加,使腐败希瓦氏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传统生理生化鉴定技术结合PCR法分析复合保鲜剂对冷藏带鱼贮藏期间菌相变化的影响 [J].
蓝蔚青 ;
谢晶 .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 (10) :330-335
[2]   冷藏大菱鲆细菌组成变化和优势腐败菌 [J].
崔正翠 ;
许钟 ;
杨宪时 ;
郭全友 ;
李学英 .
食品科学, 2011, 32 (13) :184-187
[3]   对虾冷藏过程中细菌菌相变化的研究 [J].
曹荣 ;
刘淇 ;
殷邦忠 .
保鲜与加工, 2011, 11 (01) :17-20
[4]   冷藏牙鲆中主要腐败菌卵黄抗体的抑菌性能 [J].
胥亚夫 ;
林洪 ;
张茜 ;
田良良 ;
赵硕 ;
隋建新 ;
曹立民 .
食品科学 , 2010, (23) :109-113
[5]   大菱鲆腐败菌生长动力学研究和货架期预测 [J].
崔正翠 ;
许钟 ;
杨宪时 ;
郭全友 ;
李学英 .
海洋渔业, 2010, 32 (04) :454-460
[6]   水产品腐败菌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附视频 [J].
姜兴为 ;
杨宪时 .
湖南农业科学, 2010, (15) :100-103
[7]   罗非鱼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J].
邓显文 ;
谢芝勋 ;
刘加波 ;
谢志勤 ;
谢丽基 ;
庞耀珊 .
广西农业科学, 2010, 41 (06) :612-615
[8]   南美白对虾冰温下菌相变化 [J].
郭红 ;
董士远 ;
刘尊英 ;
赵元晖 ;
曾名湧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 (06) :77-80+166
[9]   鲤鱼冷藏中的鲜度变化与货架期 [J].
张小伟 ;
许钟 ;
杨宪时 ;
郭全友 ;
李学英 .
海洋渔业, 2010, 32 (02) :211-217
[10]   不同包装方式的凡纳滨对虾冰温贮藏过程中腐败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J].
王亮 ;
曾名湧 ;
董士远 ;
刘尊英 ;
赵元晖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 36 (03) :19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