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断陷盆地超压系统下的油气运聚——以车镇凹陷车西地区为例

被引:9
作者
宋亮 [1 ]
张营革 [1 ]
牟敏 [1 ]
王楠 [1 ]
张秀娟 [1 ,2 ]
张鹏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陆相断陷盆地; 超压系统; 油气运聚; 超压内部稳态排烃; 超压凸面幕式排烃; 车镇凹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4.01.00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进一步探讨陆相断陷盆地超压系统与油气运聚的关系,以车镇凹陷车西地区为例,在明确超压系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超压系统在影响排烃模式、提供运移动力和决定油气聚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车西地区的超压系统可划分为弱、中、强超压3层结构,其围绕生烃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研究区超压系统下存在超压内部稳态排烃和超压凸面幕式排烃2种模式,超压是油气初次运移和油气倒灌的主要动力,超压系统的平面分布和纵向配置控制了超压盆地的油气优势运移方向及聚集规模。根据研究成果,建立了陆相断陷盆地超压源离心泵式油气运聚模式,超压系统内部的有利压力配置区、有利泄压区域与超压下部有效储层的合理配置区为油气成藏的潜力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112 +112-1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地层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 [J].
解玉宝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20 (02) :11-14+111
[2]   车镇凹陷车西洼陷油气倒灌运移成藏特征及机理 [J].
王学军 ;
向立宏 ;
郝雪峰 ;
王中蛟 ;
李晓燕 ;
银燕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20 (01) :6-10+111
[3]   古油势和低序次断层与砂岩透镜体圈闭含油性的关系——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段中亚段为例 [J].
郝雪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 19 (03) :6-10+111
[4]   沾化凹陷仓储层的孔隙度和埋深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J].
吕希学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6) :6-8+13+111
[5]   盖层、压力封盖和异常压力系统研究 [J].
刘伟新 ;
承秋泉 ;
范明 .
石油实验地质 , 2011, (01) :74-80+86
[6]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徐波 ;
杜岳松 ;
杨志博 ;
贵健平 ;
张娟 .
特种油气藏, 2011, 18 (01) :1-6+135
[7]   超压盆地油气地质条件与成藏模式——以莺歌海盆地为例 [J].
万志峰 ;
夏斌 ;
林舸 ;
李俊廷 ;
刘宝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0, 30 (06) :91-97
[8]   运用测井资料预测川西地区地层压力研究附视频 [J].
杨志彬 ;
刘其明 ;
赵勇昌 ;
钟水清 ;
王希勇 .
钻采工艺, 2007, (06) :22-23+142
[9]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 [J].
常文会 ;
秦绪英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 (05) :20-25+9
[10]   济阳坳陷车西洼陷油-源对比及运移规律探讨 [J].
孔祥星 ;
张林晔 ;
徐思煌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2) :18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