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的理由:逻辑推论还是政策考量?

被引:3
作者
艾围利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侵权法; 免责事由; 构成要件; 抗辩; 否认; 政策考量;
D O I
10.13734/j.cnki.1000-5315.2015.04.009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侵权法上的免责事由必须具有不同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涵摄事实,才能具有独立于构成要件的规范价值,因此,免责事由不是对构成要件事实"否认"的事实。构成要件和免责事由是"原则"和"例外"的关系,免责事由是对构成要件过宽的适用范围的否定和限制,但这种否定不是通过矛盾律上的"是"与"非"的逻辑推理来否定,因此不同于诉讼反驳中的构成要件事实"否认"。免责事由对构成要件的否定,是通过政策考量对构成要件事实的法律效果予以否定,即虽然仍认可该构成要件所涵摄的事实为真,但该构成要件涵摄的案件事实并不发生"原则"上应当发生的法律效果,因此与逻辑无关,是一种价值层面的考量。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章包含了否认事实、抗辩事由、责因相当或责过相当等情形,不能等同于免责事由。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论侵权法中的抗辩事由 [J].
冯珏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 29 (04) :70-82
[3]   侵权责任法立法的利益衡量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09, (04) :176-190
[4]   调节性刑罚恕免事由: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功能定位 [J].
刘艳红 .
中国法学, 2009, (04) :110-121
[6]   当事人否认、抗辩对举证责任分配的影响 [J].
董国庆 ;
程建乐 .
人民司法, 2008, (08) :23-26
[7]  
法律规范冲突的含义、类型与思考方式.[J].雷磊;.法律方法.2008, 00
[8]   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 [J].
马克昌 .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5-11
[9]   抗辩与否认在证明责任法学领域中的意义 [J].
陈刚 .
政法论坛, 2001, (03) :77-84
[10]  
.[M].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