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深水块体流构成及其沉积特征

被引:40
作者
何云龙 [1 ,2 ]
解习农 [1 ]
陆永潮 [1 ]
李俊良 [3 ]
张成 [1 ]
姜涛 [1 ]
苏明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琼东南盆地; 块体流; 沉积; 海洋地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深化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沉积体系的认识,基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2D和3D地震资料,发现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发育大量的块体流沉积.通过对块体流沉积进行精细刻画,识别出一些典型的块体流沉积特征:滑移体、陆坡陡崖、搬运块体、残余块体、挤压脊、逆冲断层以及块体流顶部的滞留沉积等.陡倾陆坡上块体流以杂乱反射为特征,地层变形剧烈,而宽缓陆坡上块体流以发育地层变形微弱的滑移体为特征,反映出陆坡角度对于块体流发育及其内部结构特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大规模块体流沉积作为深海沉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海沉积物的空间展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一方面,通过不规则顶面影响随后沉积物的输送通道和沉积体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对已沉积的地层产生直接的侵蚀作用,破坏原始沉积地层的内部结构,造成潜在储层中地质流体的逸散.因此,鉴于块体流对深水沉积体系重要的影响,有必要加强对块体流沉积的精细研究,以更好地指导深水油气勘探.
引用
收藏
页码:905 / 9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油气地质及与世界深水油气富集区类比 [J].
何家雄 ;
颜文 ;
马文宏 ;
祝有海 ;
陈胜红 ;
龚晓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6) :897-908+995
[2]   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前景 [J].
朱伟林 ;
张功成 ;
钟锴 ;
刘宝明 .
中国工程科学, 2010, 12 (05) :46-50
[3]   琼东南盆地陆坡体系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何云龙 ;
解习农 ;
李俊良 ;
张成 ;
苏明 .
地质科技情报, 2010, 29 (02) :118-122
[4]   南海陆坡大型块体搬运体系的结构与识别特征 [J].
王大伟 ;
吴时国 ;
秦志亮 ;
丁巍巍 ;
曹全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 29 (05) :65-72
[5]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沉积体系研究 [J].
吴时国 ;
秦蕴珊 .
沉积学报, 2009, 27 (05) :922-930
[6]   南海北部渐新世末的构造事件 [J].
邵磊 ;
庞雄 ;
张功成 ;
乔培军 ;
李前裕 ;
韦刚健 ;
吴梦霜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 34 (05) :717-724
[7]   南海岩石圈破裂方式与扩张过程的三维物理模拟 [J].
孙珍 ;
孙龙涛 ;
周蒂 ;
蔡东升 ;
李绪深 ;
钟志洪 ;
姜建群 ;
樊浩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 34 (03) :435-447
[8]   南海北部陆坡的地貌形态及其控制因素 [J].
王海荣 ;
王英民 ;
邱燕 ;
彭学超 ;
刘轶瑶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8, (02) :70-79
[9]   东海陆架前缘斜坡北部的滑塌带 [J].
李成钢 ;
范奉鑫 ;
阎军 .
海洋科学, 2007, (05) :90-92
[10]   南海中北部中新世陆坡凹陷沉积充填与古陆坡形态演变 [J].
黎明碧 ;
金翔龙 ;
李家彪 ;
初凤友 ;
方银霞 ;
唐勇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03) :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