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有机碳测井解释方法与应用

被引:13
作者
谢灏辰
于炳松
曾秋楠
冯子齐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电阻率; 自然伽马; 测井解释模型; 有机碳含量; 页岩气;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84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富有机质页岩中有机质含量是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参数。为了获取研究区未取心井富有机质页岩有机碳含量,试图通过测井解释方法,建立研究区目的层位关于有机碳含量(TOC)的数学模型。通过对研究区20口井延长组岩心TOC测试结果与相应测井参数相关性分析,发现岩心实测TOC值与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的对数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但与声波时差相关性不明显。据此,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研究区关于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的对数解释延长组富有机质页岩TOC含量的数学模型。根据柳评177井TOC测井解释结果与实测TOC误差分析结果,该测井解释模型误差均值为5.35%。利用上述数学模型,对研究区46口未取心井延长组富有机质页岩TOC进行计算,并结合20口取心井的测试结果,分析研究区延长组富有机质页岩TOC空间分布特征。上述TOC分布结果与沉积微相的变化趋势具有良好的吻合性,从侧面表明文中建立的有机碳测井解释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31 / 7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油层组古地貌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以陕北W地区为例 [J].
张凤奇 ;
严小鳙 ;
武富礼 ;
李沼 ;
王维喜 ;
白二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 (05) :619-624
[3]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三角洲长4+5和长6油气聚集模式 [J].
李爱荣 ;
王维喜 ;
武富礼 ;
赵靖舟 ;
张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 (05) :667-671
[4]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储层特征 [J].
耳闯 ;
赵靖舟 ;
白玉彬 ;
樊豪 ;
沈武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 (05) :708-716
[5]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与成藏特征 [J].
白玉彬 ;
赵靖舟 ;
赵子龙 ;
殷悦悦 ;
童姜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 (05) :631-639
[6]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 [J].
时保宏 ;
姚泾利 ;
张艳 ;
张雷 ;
杨亚娟 ;
李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 (03) :294-300
[7]   鄂尔多斯盆地崇信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烃源岩测井评价 [J].
杨少春 ;
王娜 ;
李明瑞 ;
喻建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3) :470-476
[8]   储层岩石学特征对成岩作用及孔隙发育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J].
钟大康 ;
周立建 ;
孙海涛 ;
姚泾利 ;
马石玉 ;
祝海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6) :890-899
[9]   镇泾地区延长组八段低渗岩性油藏形成过程动态分析 [J].
李潍莲 ;
刘震 ;
王伟 ;
潘高峰 ;
赵舒 ;
张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6) :845-852
[10]   鄂南镇泾地区延长组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J].
尹伟 ;
郑和荣 ;
胡宗全 ;
刘震 ;
商晓飞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2) :15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