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33
作者
时保宏 [1 ]
姚泾利 [2 ]
张艳 [2 ]
张雷 [2 ]
杨亚娟 [2 ]
李慧 [3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
关键词
成藏条件; 长9油层组;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长9油藏的油源主要来自于上覆长7油层组和其本身两套烃源岩,但志丹地区长9油藏原油来源于长9烃源岩,无长7烃源岩的混入。长9油层组含油段主要集中在长91亚段,储集体主要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分流河道砂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部分为半深湖亚相浊积岩砂体。长9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以粒间孔为主,孔隙度、渗透率总体较低。平面上储层物性分布差异性较大,姬塬地区砂岩粒度粗,粒间孔发育,物性最好;而发育碳酸盐胶结物的洛川地区孔隙不发育,物性最差。根据源-储关系,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上生下储、自生自储两种成藏组合类型。据综合分析,姬塬地区成藏条件较好,为下一步勘探的最有利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94 / 3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成藏组合划分与分布评价 [J].
苏复义 ;
周文 ;
金文辉 ;
邓虎成 ;
刘岩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4) :582-590
[2]   鄂尔多斯盆地中及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与油气勘探的突破 [J].
邓秀芹 ;
付金华 ;
姚泾利 ;
庞锦莲 ;
孙勃 .
古地理学报, 2011, 13 (04) :443-455
[3]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流体动力作用下的石油运移与聚集特征 [J].
英亚歌 ;
王震亮 ;
范昌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1) :118-123
[4]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下白垩统成岩相分布及优质储层预测 [J].
张琴 ;
朱筱敏 ;
陈祥 ;
朱世发 ;
季汉成 ;
蒋永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4) :472-480
[5]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长10油源及成藏条件分析 [J].
杨华 ;
张文正 ;
蔺宏斌 ;
吴凯 ;
罗丽荣 .
地球化学, 2010, 39 (03) :274-279
[6]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不同烃源岩17α(H)-重排藿烷的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文正 ;
杨华 ;
候林慧 ;
刘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0) :1438-1445
[7]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规律研究 [J].
段毅 ;
于文修 ;
刘显阳 ;
郭正权 ;
吴保祥 ;
孙涛 ;
王传远 .
地质学报, 2009, 83 (06) :855-860
[8]   鄂尔多斯盆地长9~1湖相优质烃源岩成藏意义 [J].
张文正 ;
杨华 ;
李善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5) :557-562+568
[9]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石油运聚规律研究 [J].
姚泾利 ;
王克 ;
宋江海 ;
庞锦莲 .
岩性油气藏, 2007, (03) :32-37
[10]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剩余压力分布及油气运聚条件 [J].
刘小琦 ;
邓宏文 ;
李青斌 ;
任国选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2) :143-145